任睇No.1
  • 20º
  • 78%
  •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一門自絕?或各自求生?

  一家人整整齊齊,好景時叫「團圓」。

  遭逢逆境,叫「滅門」,或有句廣東話很毒:「全家被剷除」。

  剛說起這題目,星期日新聞報道:有個韓國家庭,下榻九龍一酒店,男主人疑因生意失敗,殺害妻兒,孩子只有六歲。

  同樣是有滅門傾向。東方人可能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好起來,是光宗耀祖,三代同堂。壞起來,則是誅連九族,雞犬不留。因為社會組織以家庭為單位,太過榮辱與共,個人根本微不足道,甚至缺乏喘息的空間。

  西方社會也重視家庭,不過,同時有宗教的出路。去到美國,近二百多年來,竭力尋求獨立發展,追求人權和自由。可惜,逐漸又發覺局限,像孤獨、放縱、生活腐化等,於是近世代,又普遍有回歸家庭的趨勢。

  日本夾在東西方中間,自創獨立與奇特的社會文化。一方面固然受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講究忠君愛國、孝順父母。但是當處於逆境,生存條件苛刻時,他們居然會將家中長者送上雪山(《楢山節栲》),這種近乎野蠻的做法,又似是愛斯基摩人的古老傳統。

  來到現代,近年日本經濟低迷,失業情況嚴重,各地曾出現遺棄子女的社會現象。

  即是父母為避債,或貧困,會將子女留在家中,自己一走了之。

  像這種情況,中國人認為不可思議。我們根深柢固認為:生就一齊生,死就一齊死,寧願一門自絕,全家「攬抄」,也不會棄養子女。

  日本人這種做法,其實有 可尋。在上世紀戰後,曾經在中國出現「殘留孤兒現象」。即是戰敗撤退,趕不及帶同子女,或嫌他們負累,將孩子留下。通常,給善良忠厚的中國老百姓收養,從此落地生根,及至日本父母,後來追尋相認,才成為社會問題。

  像這些對血緣及骨肉等倫理的忠誠,正是華人社會的優良傳統,共死則不必,或許現代人可以找到平衡點。文:康子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