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5º
  • 92%
  •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如果想走,一定可以走

  金成在《jet》月刊,說生離死別,還有照顧高齡親人之苦,甚至提及「安樂死」。
  關於死亡,耳濡目染,也曾接觸過不同類型,長有長的痛,短有短的苦。
  得出來的結論:如果你想走,一定可以走。
  人類的思維功能,遠比我們想像中強大。思想可以推動潛意識,而潛意識影響行動,於是想生的人,繼續生,想走的人,怎會可以留得住?
  像家祖母,一生最記掛的是家父,常因他四歲生病失明,而感愧疚。
  家祖父反而沒此牽掛,七十多歲壽終。祖母更長壽,有齊所有老人病,纏綿病榻,後來被送進老人院時,已長期在昏迷狀態,只剩下一副像爛毛巾的殘軀。
  卻仍捨不得死。直至有一晚深夜,家父忽然興到,要去老人院探望,一摸之下,說這個不是阿媽,發脾氣登登登跑了去。
  以為祖母沒意識?以為她是植物人?不。她當場流下兩行眼淚,數日後,終於肯死去。
  至於先父,中年後,對人生已很厭倦,對所有人愈來愈不耐煩,感情枯竭,對世間一切全不留戀。更重要的,是他渴望自由,急於擺脫一個失去視覺,令他一生感束縛的軀殼。
  其實這個軀殼,仍相當健康。醫院曾替他做身體檢查,並無大礙,毋須打針吃藥。
  終於有一日下午,父親臥 休憩時,無疾而終,享壽七十七,死後翌年是沙士。
  先父從未入住老人院,亦從未大小便失禁。一個失明人,年紀愈大,愈堅持一切要自己做,令身邊所有人提心弔膽。
  那種堅持,正是一種精神力。亦夠絕情,還有甚麼好牽掛?於是時間到了,說走便走。可見我們對生命的態度,主宰我們的壽命。如果真的想走,使乜往瑞士?還要花費七十幾萬元?
  《紅樓夢》寫有十多種自盡的方法,除了尤二姐吞金,略嫌浪費(那塊金)之外,其他全部不花錢,試問有幾難?文:康子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