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8º
  • 79%
  •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樓市「剛需」已變成「實需」

  未必大家有否記起,筆者早於一年前已經認為,也許中美貿易爭拗已經成為常規化,換言之,中美爭拗將「未完未了」。兩、三星期前,正當中美談判快將進入「最後直路」之際,爭拗突然轉趨白熱化,雙方談判一直未有結果,上周五美國如期向2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徵收25%關稅後,中方亦計畫實施報復性關稅,將於下月起向600億美元進口貨品徵收關稅。

  中美貿易戰再起波折,中美股市以至港股均應聲下挫,短短兩星期恒指由3萬點高位,跌至2.8萬點水平徘徊。不過縱使股市大幅波動,不過整體樓市基調未見動搖,一手新盤市場仍然熱鬧,連帶二手市場仍然錄得多宗創新高成交。

  面對近月整體樓市持續暢旺,市場往往會以「剛需」作為樓市暢旺的最佳解說,「剛需」亦彷彿成為解釋樓價上升的唯一說項,所謂「剛需」即是指買家以至租客對樓宇有自住性需要,無論是新婚需要單位自住,換樓客需要改善居住環境,新生嬰兒的家庭急需較大單位居住,以至上車客首次置業入市買樓,在經濟學的理論來說,由於有自住性需要,即使樓價或是租金上升,市場仍有一定的需求。

  事實上直接一句,目前樓市的「剛需」實質上已成為「實需」,意思是指買家或是租客對單位有實質的需求,幾乎可說是「非買不可」/「非租不可」,早前筆者有朋友需尋找租盤自用,原先每月租金目標只是1萬至1.2萬,奈何一直未能尋找得適合的單位,最終在一個月後,朋友花上月租1.4萬,租用發展商出租的單位,正因為租客有「實質需求」,最終即使多花2000元一個月租住適合自己的單位。

  再者,從市場的買家來分析,現時的樓市買家確實以用家「實需」為主,根據稅局提供的數字,上月入市買家絕大部分都是本身並沒有擁有任何單位的「首置」買家,上月整體約8200宗的住宅成交中,當中只有483宗買家需要支付樓價15%的新從價印花稅,換言之,上月成交中,只有不足6%的買家為非本地買家或是入市時已持有多於一個單位的本地投資者,反映現時樓市以用家「實需」為主,即使過去數月間樓價明顯反彈,買家入市心態依然殷切。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