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7º
  • 83%
  •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專業調控飲食 中西互補護心

  談起心臟病,很多人即時便想起「三高」問題,日常嚴控「三高」已成護心一大要素,因除卻先天性或遺傳性心臟病,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很大程度與起居飲食有關,「傷心食物」固然要戒吃,與此同時多進食有益心臟的食材也是關鍵,而從生活細節上培養保護心臟的良好習慣,正是今年世界心臟日(9月24日)的重點保健方向。

冠心病可以預防
  冠心病雖為僅次於癌症的致命殺手,然而不同的是,心血管疾病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持之以恆改善生活習慣,便可大大減低患病風險,而最簡單快捷方法是從飲食入手,現時世界壎芠梒換媊部A每天進食至少五份蔬果,遵從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飲食原則,選吃含「不飽和脂肪酸」食材,能有效減少罹患心血管病機率。註冊營養師張智良(左圖)指,日常飲食中,建議多進食以下護心食物︰

四大類奏效食材
1.蔬果類︰大部分蔬果都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保護血管彈性,防患心臟病,菜蔬同時含豐富鉀質,助控血壓,減低血管栓塞風險。深綠色葉菜、水果等均含高抗氧化物,吃高鉀水果如香蕉、橙、奇異果等,有利控制血壓。
2.黃豆類︰建議可以黃豆類的植物性蛋白質代替肉類、海鮮的動物性蛋白質,外國有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多吃黃豆的亞洲人,心臟病發率及死亡率平均低過少吃黃豆類食品的西方人。可選吃黃豆類食品如豆腐、腐皮、豆漿或黃豆蛋白粉等。須留意乳癌康復者如證實其癌細胞對雌激素受體有反應,則應慎吃。
3.魚類︰魚油所含的奧米加三脂肪酸,有助減低血管內的血塊形成,並抑制發炎反應及預防膽固醇積聚。每周吃兩至三餐魚類,每餐約四安士(三O),已提供充足分量的奧米加三脂肪酸。
4.果仁類︰有研究指,地中海式飲食亦可減患心臟病發機率,除魚類外,常吃果仁、橄欖及全麥五穀類等,均可提供不飽和脂肪酸,降低壞膽固醇水平。建議煮食時用橄欖油、芥花籽油,平日亦可以核桃、杏仁及籽類作為零食,或將之加入早餐穀物中。

強健心臟營膳

六色蔬菜紅米飯
  不同顏色的蔬果除含豐富纖維,能預防大腸癌外,還可助抗氧化、護心及提升免疫力。洋蔥富含蒜素,能防止膽固醇形成並降低其濃度,有利降血壓。
材料︰ 南瓜20克、茄子20克、翠肉瓜30克、甘筍1/4條、粟米半條、洋蔥1/3個、紅米飯1碗、油適量。
調味料︰ 蠔油1/3茶匙、糖1/3茶匙及麻油1/3茶匙。
製法︰ 首先將南瓜去皮和去籽後切粒,粟米洗淨起粒。把茄子、翠肉瓜、甘筍等洗淨後去皮及切小粒,洋蔥去衣及洗淨,切小瓣。下油燒熱鑊,下洋蔥、甘筍及南瓜略炒,再落翠肉瓜、茄子及粟米炒煮。待蔬菜軟身熟透後,放入調味料,炒勻後盛起鋪在已預熱的飯面即成。

番茄雞蛋豆腐湯
  豆腐以黃豆製成,含大量植物性蛋白質,熱量及脂肪均低,有益心臟健康,加上番茄含抗氧化物,有利心血管。
材料︰ 番茄1個、豆腐1件、雞蛋2隻及少量蔥花、清水或高湯適量 。
調味料︰ 鹽 、白胡椒粉、麻油各少許。
製法︰ 番茄切件,豆腐切成大塊,把雞蛋拌勻,蔥切粒備用。鍋中注入清水或高湯,滾後放入番茄、豆腐,以小火略煮一會,待煮開後倒入蛋液便可熄火,酌量以鹽、白胡椒粉調味拌勻,加少許麻油及蔥粒即成。

中醫穴按保心法
  註冊中醫師陳漢雄指,某些穴位與心臟健康關係密切,每天按摩以下穴位各三十秒(按壓力度以出現痠、麻、脹等感覺,方為有效),能帶動心氣、心血的運行,提升心血管健康。

‧少海穴
把手肘屈曲成直角,肘關節上的橫紋盡頭凹陷處即為少海穴(按時可感覺動脈跳動)。有助改善頭痛、目眩、胸口痛、肋間神經痛及精神緊張等。

‧內關穴
手腕內橫紋正中,沿 兩條筋的中間往上約二吋(約三手指寬)位置。此穴屬經絡樞紐交會處,心胸鬱悶、心神不暢,也可按此穴加以舒緩。

‧極泉穴
於腋窩頂點,按壓時感到腋下脈搏跳動處。主治心痛、心悸,並可改善肩臂疼痛、脅肋痠痛及臂叢神經損傷等。

註:自行按穴前,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先諮詢中醫師意見。

文:黃日新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番茄雞蛋豆腐湯
六色蔬菜紅米飯
‧少海穴
‧內關穴
‧極泉穴
●註冊中醫師陳漢雄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