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7º
  • 86%
  •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正確存處食物 避免組織胺中毒

  最近食物安全中心公布組織胺中毒(又稱鯖魚中毒) 的消息,包括鯖魚、吞拿魚、沙甸魚等多種經常食用的魚類都是含高組織胺的食物。難道為免中毒,我們只好避之則吉?今期營養師為我們解釋組織胺(Histamine)和組胺酸(Histidine)是何方神聖,以及教導如何避免組織胺中毒。

體內水平超標
  大眾或許對組織胺這名詞十分陌生,但原來它是人體免疫系統內的化學物。養和醫院營養師莫穎姍表示:「身體平常只有少量組織胺,可是當身體免疫力活躍,例如有病菌入侵、出現過敏反應、受環境影響(例如壓力),甚至進食會引發身體釋放組織胺的食物時,體內的組織胺水平便會大大提升。」

  「我們體內的組織胺水平需要取得平衡,而一般情況下,組織胺經人體快速代謝後並沒有不利影響。部分人的身體未能製造足夠代謝組織胺的酵素,或從飲食中大量吸收組織胺,超過身體可代謝的數量,便有機會出現組織胺不耐,徵狀包括皮膚痕癢、出現風疹(俗稱風癩)、肚瀉,甚至影響呼吸道等等。我們可以在進食和處理魚類的時候多加留意,避免鯖魚中毒,而懷疑對組織胺不耐或有過敏徵狀的人士,應該諮詢過敏病科專科醫生和註冊營養師,或會建議進食低組織胺的餐單,幫助紓緩病情。」莫稱。

高溫煮熟 無法破壞
  高溫並不能完全令組織胺消失,莫穎姍解釋:「高溫能夠殺死細菌和其酵素,避免組織胺產生,可是若烹煮前處理食物不當,組織胺一經產生後,即使經高溫煮熟,亦難以被熱力破壞,仍然存在於魚肉內,而且組胺酸和組織胺並非只會在魚類腐爛後才出現。所以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預防組織胺產生,魚類未食用前應存放於攝氏十八度下,令酵素和細菌都較難產生。」

由組胺酸轉化
  要了解組織胺中毒,首先我們需要認識組織胺(Histamine)和組胺酸(Histidine)的關係,莫穎姍解釋:「組胺酸屬於胺基酸之一,是一種蛋白質,而部分細菌內含一些酵素能令組胺酸分解成組織胺,這種細菌在鯖魚、沙甸角、吞拿魚、鯷魚身上較為常見。當食物處理不當或暴露於室溫環境過久,酵素便變得活躍,從而令組胺酸轉化較多。同時大部分魚類都含有組胺酸,特別是深紅色肉的魚類較白色肉的魚類多,例如上述的鯖魚、沙甸魚、吞拿魚、鯷魚等等,亦有部分中毒個案與食物處理過程有關。正常人食用二百五十克的魚類時,若每公斤含有超過二百毫克的組胺酸,便有機會出現組織胺中毒。」

發酵或加工食品
  莫穎姍說身體出現痕癢或生出紅疹亦有可能與組織胺有關:「有時候大魚大肉或進食很多經醃製、加工、發酵的食物,還有多醬汁的食物、酒精、處理不當的肉類、未經煮熟的雞蛋、貝殼類食物,都是組織胺含量較高的食物。有部分新鮮食物亦含高組織胺或容易引起體內產生組織胺,例如士多啤梨、菠蘿、橙等酸度較高的水果,以及番茄、菠菜等蔬菜,假若身體內組織胺含量高,便容易導致紅疹、痕癢、蕁麻疹、屙嘔等不耐徵狀。」

室溫存放 細菌急增
  避免組織胺中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防止細菌和其酵素活躍,莫穎姍指出:「購買急凍魚類後,若非即時進食,應該盡快冷藏。解凍時亦應避免將魚類長時間暴露於室溫空氣,例如放到雪櫃或以水沖洗作解凍即可。外出進食應選擇有信譽的魚生店,以確保運輸過程的食物處理得宜。消費者委員會曾研究將罐頭吞拿魚肉塗於三文治上,放在室溫環境一天,結果每公斤吞拿魚肉含多達二千六百毫克的組織胺,嚴重高於中毒標準,而存放於攝氏二度下的樣本卻沒有驗出任何組織胺,可見食物溫度的重要性。」

  文:文樂軒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深紅色肉的魚類較白色肉的魚類含有更多組胺酸。
●西班牙火腿等醃製和加工的食物含有較多組織胺。

●即使高溫煮熟魚類亦無法破壞已產生的組織胺。
●香港夏天溫度和濕度較高,在處理過程中魚類容易變壞,故應盡快冷藏。
●體內組織胺過多有機會出現不耐情況,例如令皮膚痕癢。
養和醫院營養師 莫穎姍
●組織胺中毒又稱為鯖魚中毒,原因是鯖魚、沙甸魚、吞拿魚、鯷魚等魚類含較多組胺酸。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