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6º
  • 85%
  •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食安中心籲防中毒 補益酒品自釀宜忌

  近年港人愛自製保健食品,果醋、梅酒及藥材酒,都屬大熱之選,然而當中隱含食用風險──早前食物安全中心便公布,有港男自釀紅豆杉酒飲用後出現下肢無力麻痹中毒情況,呼籲市民慎用自釀酒品。中醫師強調,釀製保健酒類,應先了解用料屬性,盲從依照網絡上的製法飲用,很易「中伏」。

 選材用料忌破損
  註冊中醫師麥超常(見圖)說:「大部分酒品都是由植物發酵製成即所謂的釀製,但很多人都忽略釀酒過程中,其實有不少安全風險,最易引發中毒問題。例如以果品為例,選材上一定要選新鮮、無破損的,因腐爛或破損的水果易含黴菌,大量食用會引致腹瀉、嘔吐等中毒症狀。」

過程容易出事
  發酵過程是較容易令酒品產生毒性的因素,酒品發酵時間普遍最少也需要八至十天,在家自行釀製,不一定有專用的合規格器具,故過程中稍一不慎,例如發酵容器未經足夠高溫消毒殺菌,釀酒的食材有欠沖洗乾淨或洗後沒充分風乾(可以使酒精濃度下降,降低抑制細菌生長功效),就很易令製品受污染,滋生致病細菌,例如大腸桿菌。

  此外,切記別在發酵途中加水,以免滋生黴菌。發酵過程中出現霉斑、白霉狀物或顏色異常,便不可飲用,以防食物中毒。

小心有毒食材
  麥醫師說:「以中藥材而言,其實大部分都可食用,所謂中毒很多時是用家過量攝取所致,例如一小部分中藥服用零點幾克已可中毒,有些則進食幾 也沒事。有些是必須先經某些特定處理,例如附子必須在正式使用前先煮一個小時,然後滴些少藥液在舌頭測試一下,不令舌頭發麻才可再加工料理,否則要再煲煮至測試時不發麻,才可安全應用。」中醫在處方中藥時,會參考用量指引,逐少增加分量予患者使用,從而掌握他們可承受的用量。

慎防藥性相沖
  中醫藥學向有以酒做藥引的習慣,這有助藥物功效可走遍全身,增加療效。麥醫師指,飲用時必須嚴控分量,例如養生藥酒一日大概只宜飲用約二十毫升已足夠,飲太多反而傷肝。因為即使是補品,也不代表所有人都適合,最重要是看個人體質。

  一般傳統中藥酒都是用雙蒸酒釀製,雙蒸酒比較溫熱,因此酒品是不適合陰虛火旺之人飲用,反之血虛、陽虛及怕冷者比較適合,例如五加皮酒可強肝腎、養骨,對醫治風濕有很大助益。

  麥醫師補充,一般浸中藥酒都輔以補腎、補陽的材料,例如杜仲、五加皮、杞子及人參等。部分藥材因在藥性上或會相沖,一起浸酒或會降低藥效,嚴重時甚至可引致中毒。建議浸酒前應該先諮詢中醫意見,以策安全。

留意脂肪量及糖分
  除了中藥酒外,港人亦愛釀果酒如梅酒等飲用。麥醫師提醒,釀製果酒須留意糖分,因不少水果都含酸味,很多人便會在釀製酒內添加糖,然而水果本身已含果糖,故須小心攝取過量糖分。

  「無論是釀哪一種酒,都切忌過量飲用,因為始終是傷肝之物,而且酒精的脂肪量不低,即使配以對身體有益的材料製作,長期飲用太多,對身體始終是害大於利。」麥醫師稱。

  文:黃日新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