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4º
  • 87%
  •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嚴防社區大爆發 手足口病或可致命

  本港最近出現零星的幼稚園手足口病小爆發,多名病童入院。專家指,手足口病患者若出現嚴重併發症,足以致命。近期,不但本港手足口病活躍程度處高水平,連帶日本等東南亞國家,病例亦持續增多。建議家長加倍留心子女有否相關病徵,以及做好預防措施。

勿讓病童回校
  本港近年的手足口病個案,主要集中在幼稚園或日間護理中心等兒童密集生活的地方爆發。兒科專科醫生曾志豪(見圖)指出,原因是由於五歲以下幼兒,不但本身抵抗力較弱,同時也較易忽略手部清潔,再加上幼稚園內與同學接觸頻繁,共處機會及密度愈高,病毒愈易互相傳播,因此幼稚園經常成為爆發熱點。縱觀近十幾年,本港或鄰近東南亞其他地方的手足口病爆發,均以幼稚園、小學等為主。

紅疹消失仍具傳染性
  曾醫生強調,很多家長誤以為當病童的皮膚紅疹徵狀消失後,即代表已痊瘉,其實不然,因為患者的分泌物,於六周內仍具有傳染力,如果此時貿然讓孩子恢復上學,並非明智的做法。讓已受感染但未及時被察覺,或只屬已初步痊瘉,但仍有傳染性的病童回校,這都是造成此症出現爆發的原因,家長不可不察。

小心腸病毒併發症
  手足口病是甚為常見的幼兒病毒傳染病,主要由四類腸病毒,包括腸病毒、柯薩奇A、B 型病毒、小兒麻痹症病毒及伊科病毒引起。但不論哪種病毒,傳染途徑都大同小異,病毒都存在於患者唾液、鼻水或喉嚨分泌、水 膿液或排泄物中,因此雙手一經接觸病毒,再擦拭口、鼻,即有機會令病毒進入人體,造成感染。

  曾醫生說:「當中需要加倍留心是否由腸病毒71型(EV71)引起,因為這種腸病毒可以令患者容易出現嚴重病徵,例如心肌炎、病毒性腦炎,甚至四肢癱瘓等。情況嚴重時,更足以致命,故並非部分家長以為純屬簡單的出疹而已。」

暫沒特效針藥防治
  由於現時仍未有任何預防疫苗或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大多只能加以舒緩病症,以及避免惡化為主,好讓患者身體自行復元。因此預防方面顯得更為重要。想避免兒童感染手足口病,日常可減少到人多擠逼、會與其他幼童有較多身體接觸的場所,包括興趣班、遊樂場、波波池等
  「如察覺身旁的同學、同事及親友,懷疑有手足口病症狀或不適,應立即遠離。另小童經常玩的玩具,以及日用品等應定時洗淨。飯前、如廁後徹底洗手,這都是有助阻隔手足口病傳播的有效方法。家長一旦發現子女有手足口病徵狀,例如易疲倦無力、食欲下降、小便減少、煩躁不安、嘔吐腹脹等,應盡早求診。」曾醫生稱。

留意病情變化
‧一周潛伏期:
  一般為感染後的三至七日,患者會有持續的輕微發燒、喉嚨痛、食欲不振。

‧口腔水 :
  於發燒一兩日後,患者口腔出現細小紅水 ,分布於口腔內側、牙齦,甚至舌頭上。水 會逐漸破損並變成潰瘍狀態,疼痛感令患者食欲明顯下降。此時應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手腳皮疹:
  紅疹會蔓延至身體四肢,並集中手及腳掌位置,但沒明顯痕癢感。
徵狀消失:如沒有其他併發症,徵狀可於一周內慢慢消失,病毒轉弱,但仍具傳染性。

‧傳染危險期:
  雖然徵狀看似消失,但其後的兩至六周內,患者分泌物仍具傳染性,稍一不慎,即傳染給他人。

  文:黃日新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後期紅疹集中於手及腳掌等部位。
●未完全康復的病童如常返學,隨時會引發集體感染。
●由腸病毒引發的手足口病,嚴種時足以致命。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