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人生第一次乘飛機到其他國家,目的地就是新加坡。筆者住的是York Hotel,早餐room service餐單上有一道叫Bah Kut Teh(肉骨茶),在好奇心驅使下點了來吃,湯底帶藥材的甘苦味,肉排鬆化。一份肉骨茶,有飯有湯有肉,一個字形容之:「飽」。
從前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勞工,不少來自福建泉州,按照家鄉習慣,把豬骨和一些普遍中藥,以及家傳偏方,一起熬成湯。除了好吃還有營養,以及提供勞動工作需要的能量,而且據說能抗風濕,所以這個更像藥湯。如今新加坡的肉骨茶版本,藥味不重,比較像普通飲用的湯,而不像藥湯,也逐漸變成一種美食。
後來我走遍世界各地,包括在香港,時不時會吃到肉骨茶,不過味道總比不過從前的。大部份的所謂肉骨茶,只不過是一口鹹鹹深棕色的湯,藥材味欠奉。後來跟蔡瀾先生談起來,他也說在香港每吃一次肉骨茶就罵一次,因為味道實在不像樣。
曾經有好幾年,我常常出差新加坡,差不多每月都去一趟,每年的亞洲通訊展也會出席,我說去過新加坡N次,毫不誇張。不過近十年去的次數愈來愈少。今年我代表公司出席亞洲廣播展Broadcast Asia,又有機會去新加坡,而且剛好蔡瀾先生也在同一時間去,便相約在當地吃飯。蔡生問我想吃甚麼?我早聽說過黃亞細肉骨茶,可惜一直沒機會去,蔡生知道後,拍胸口說:「我帶你去!」
早上七點,筆者和蔡生跑到仰光路208號的黃亞細肉骨茶餐室老店,選了門外一張桌子坐下,點了豬皮、豬腰、油條,當然還有招牌經典肉骨茶。黃亞細的特色之一,是每張桌子旁邊都有熱水煲,讓客人自泡功夫茶喝。
肉骨茶端上來,每碗都有兩大片肉排和一個蒜頭,我先喝一口湯,帶少許藥材味,胡椒味蒜味香濃,絕對是所謂的「古早味」,令筆者回味無窮,連下白飯三大碗是假的,連下兩大碗才是真的。黃亞細另一特色,是喝完可以請服務員加湯,喝完再加,喝到夠為止,實在過癮。在離開新加坡前一個晚上,筆者跑去黃亞細再吃一趟,捧着肚子而歸。
順便教大家一個英文,黃亞細招牌上的餐室,英文是Eating House,好玩!
視覺科技CEO
盧健生
跨晒界——肉骨茶
其他
更多- 跨晒界——富貴牛雜2019-12-10
- 跨晒界——金城二食店2019-12-03
- 跨晒界——自衞武器2019-11-26
- 跨晒界——地下城2019-11-19
- 跨晒界——防身神器2019-11-12
- 跨晒界——風味2019-11-05
- 跨晒界——順滑2019-10-29
- 跨晒界——儲分2019-10-22
- 跨晒界——快閃機位2019-10-15
- 跨晒界——小心扒手2019-10-08
- 跨晒界——好吃2019-09-24
- 跨晒界——川江月2019-09-10
- 跨晒界——免費餐2019-09-03
- 跨晒界——使用友好2019-08-27
- 跨晒界——旅遊保險2019-08-20
- 跨晒界——截單2019-08-13
- 跨晒界——落足本錢2019-08-06
- 跨晒界——神級Filmmaker2019-07-30
- 跨晒界——XOPP2019-07-23
- 跨晒界——老司機2019-07-16
- 跨晒界——真心不貴2019-07-09
- 跨晒界——Grab2019-07-02
- 跨晒界——肉骨茶2019-06-25
- 跨晒界——紀念品2019-06-18
- 跨晒界——派拉蒙2019-06-11
- 跨晒界——用戶群組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