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香港公司被多間公司不斷追債,昨天自行入稟清盤。雖然樂視體育香港澄清,它和樂視香港是兩家公司,樂視體育業務均正常運營。據說樂視香港是做手機等業務,它的清盤,對一眾訂購了樂視服務的客戶,多多少少都有心理影響。
兩年前樂視進軍香港,大搞手機及體育業務,傳聞以四至六億美元(即三十一億至四十七億港元),投得英國超級聯賽二○一六/一七年起連續三年的轉播權。四至六億美元這個數字極其驚人,因為對上一手的轉播權由小小超李澤楷的nowTV傳聞以二億美元高價投得。樂視的中標費竟然是小小超的兩至三倍,相當驚人。
當年小小超以二億美元投得英超轉播權,已是超高價,但還可以說把這筆錢當成是nowTV的市場推廣費,因為它加入香港收費電視的市場,要挑戰傳統收費電視老大哥有線電視,豪擲二億美元,可以令到大量有線客戶轉訂now的服務,雖然是費用高昂,但還是有理由的。到樂視付出四至六億美元這個天文數字去搶得傳播權,大家開始瞠目結舌。至於樂視花了多少錢搞它的手機和電視業務,外界更無從知曉。
香港樂視這種大灑金錢的作風,卻很符合它在內地做事的風格。樂視創辦人賈躍亭做生意的手法向來極為進取,由做一個視頻網起家,最後不止要做網上電視業一哥,竟然說要到美國開車廠,搞電動車。營商手法都是掟錢炸開市場,生意賺不賺錢 不打緊,總之要搶盡眼球。樂視在深圳上市,股價一度炒得相當成功,曾經是升得很厲害的「妖股」。賈躍亭每公佈一個新計劃,樂視股價就炒高一浸。
前中央辦公室主任、政治局委員令計劃出事之後,真相慢慢披露出來,令計劃的弟弟令完成,是樂視其中一名投資者,整個故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當胡錦濤做總書記、令計劃當他的大內總管時,令計劃權傾朝野。樂視是令計劃家族幕後投資的生意,銀行自然要泵水支持。所以樂視看來有無限的水源,不斷在市場上掟錢。隨著令計劃被捕,樂視神話也逐步爆煲。
樂視開始出事,融創的老闆孫宏斌今年一月投資一百五十億元入股樂視,原來的老闆賈躍亭則留美不返。孫宏斌入股之後,應該知道樂視是一個巨大黑洞,感覺也很「滴汗」。香港是樂視一個不是很重要的市場,手機業務不見得很有前景,如今自行清盤,也是正常選擇。可憐的是一班樂視員工,上錯賊船。
記得當年樂視斥巨資大舉進軍香港時,我曾幾次與樂視的香港高層會面,我問他們香港的手機和電視市場如此飽和,他們這樣燒錢,公司是否捱得住?當時的樂視高層回應說,「我們的老闆做其他生意賺很多錢,在香港搞樂視,蝕少少,沒有問題,絕對可以維持下去。」言猶在耳,兩年之後,樂視香港已經執笠。
我覺得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簡單道理,就是有長期虧損的生意,很難支持,頂得一時,也頂不到長遠。除非老闆的爸爸是首富這樣有財力,否則搞公司長期蝕錢,最後都難逃一個結局——執笠收場。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巴士的點評——持續勁蝕生意只有一個下場——執笠
其他
更多- 巴士的點評——難忘的《我的1919》2018-04-25
- 巴士的點評——東芝事件是最好的先例2018-04-24
- 巴士的點評——捍衛聯匯的有利因素2018-04-21
- 巴士的點評——這隻金絲雀呆呆地2018-04-20
- 巴士的點評——資金失血 空穴來風2018-04-19
- 巴士的點評——一個「務實台獨工作者」做行政院長2018-04-18
- 巴士的點評——箭術高低定官司輸贏 你聽過未?2018-04-17
- 巴士的點評——資金為何停在香港不走?2018-04-14
- 巴士的點評——香港不應被掏空2018-04-13
- 巴士的點評——一場選錯對手的戰爭2018-04-12
- 巴士的點評——勾連外地是問題的關鍵2018-04-11
- 巴士的點評——亞洲變局 勿變他人棋子2018-04-10
- 巴士的點評——中國—一個很快崩潰也很大威脅的國家?2018-04-07
- 巴士的點評——劍指中國製造20252018-04-06
- 巴士的點評——假如中國崩潰⋯⋯2018-04-04
- 巴士的點評——等我討論一下︰你幾時死和怎樣分你身家2018-04-03
- 巴士的點評——夠窮 夠惡 夠大膽2018-03-29
- 巴士的點評——從白日賞櫻說到瀛台夜話2018-03-28
- 巴士的點評——理念很高潔,身體很誠實2018-03-27
- 巴士的點評——特朗普的選舉工程2018-03-24
- 巴士的點評——明年人人派6000?2018-03-23
- 巴士的點評——圍城2018-03-22
- 巴士的點評——佔中暴動後遺 中央連番落閘2018-03-21
- 巴士的點評——拆局大灣區發展2018-03-20
- 巴士的點評——你聽到人民的聲音嗎?2018-03-17
- 巴士的點評——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