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國七十周年,看着京城閱兵,見證中國強起來的今天,回想過去,感慨良多。
一九八三年,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組織了一個訪問團到福州市訪問,那是我回鄉探親以外,第一次去廣東省以外的地方。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在福州市市中心的人民廣場上,矗立着巨大的毛澤東像,社會主義國家的典型建設,無處不在。在雄偉的建築物背後,國民經濟比較落後。不過,當時已是中國改革開放第五年,從農村的聯產承包制到沿海城市的「三來一補」加工業,已開始蓬勃發展。
我當時對中國充滿感情,也充滿着好奇,離開福州時,仍帶著了許多的問號。我當時在大學修讀政治學,其中一科是「中國政治」,我用這次訪問蒐集到的資料及訪問材料,寫了一篇小論文,還拿了一個A+的成績。文章主題是用福州的例子去研判中國經濟改革會否成功。我當時在文章中指出,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提出的改革開放,觸發了人們極大的積極性,從事各行各業的人,都表現出強烈的向上心態,要擺脫過去的貧窮落後,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仍然充滿未知之數,但我當時已覺得中國能發展起來,最終可以脫離貧困,審慎樂觀。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中國的成就,竟然遠超預期。
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預計中國經濟會在二十年後翻兩番,變成四倍。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遠超他的估計,在改革開放四十一年,新中國建國七十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是美國六成,已強大到引起美國的憂慮,要與中國打貿易戰。
沒有一種成功叫「過度成功」,但很想用這個詞語形容中國。中國人的勤勞,加上一個適合發展的體制、正確的政策和堅強的領導,便令到中國可以快速崛起。
綜觀中國這七十年的發展,中國做到兩件國家發展當中很難做到的大事,第一是建立了一個獨立自主的統一民族國家,在國際上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中國做的第二件大事是積極發展國民經濟,成功讓六億人民脫貧,成為人類有史以來讓最多人脫貧的國家。
中國在歡度國慶,香港卻大撒溪錢。在北京滿街可見熱情洋溢積極向上的愛國青年,在香港卻是隨處看到暴力示威的憤青。內地全是經濟城市,香港卻是政治城市,中國走對了路,正在強起來;香港的路走不對,脫離國家發展的軌跡,恐怕要弱下去了。看着內地和香港,天堂與地獄,竟是一線之隔,一念之間。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巴士的點評——中國70年強起來 香港一念之差正弱下去
其他
更多- 巴士的點評——區選追蹤—中美新冷戰下之「大和解」2019-12-07
- 巴士的點評——區選追蹤—筆桿子裏出政權2019-12-06
- 巴士的點評——區選追蹤—無意識形態會丟失政權2019-12-05
- 巴士的點評——區選追蹤—不打的輿論戰怎會贏?2019-12-04
- 巴士的點評——大學維修 應該自己搞掂2019-12-03
- 巴士的點評——區選追蹤—「和理非」選票沒有轉移之謎2019-11-30
- 巴士的點評——小學生去打仗2019-11-29
- 巴士的點評——奪權2019-11-28
- 巴士的點評——廿年一覺民主夢2019-11-27
- 巴士的點評——無大亂不會有大治2019-11-26
- 巴士的點評——猶豫建制派選民是最後的關鍵2019-11-23
- 巴士的點評——公職人員不盡責是罪2019-11-22
- 巴士的點評——精英大狀要去補補憲法學的課2019-11-21
- 巴士的點評——香港法庭越權無效2019-11-20
- 巴士的點評——阿爺動真格 香港平常心?!2019-11-19
- 巴士的點評——抗暴,要換人或者換腦袋2019-11-16
- 巴士的點評——違法達暴 不可收拾2019-11-15
- 巴士的點評——誰為「雞蛋」定分界2019-11-14
- 巴士的點評——一片雪花的責任2019-11-13
- 巴士的點評——破窗效應 仇恨都市2019-11-12
- 巴士的點評——停止暴力 停止悲劇2019-11-09
- 巴士的點評——在「後真相時代」 假新聞工廠生意滔滔2019-11-08
- 巴士的點評——最高指示全面強化止暴制亂2019-11-07
- 巴士的點評——在大學搞革命是有代價的2019-11-06
- 巴士的點評——鼓吹暴力革命算是效忠嗎?2019-11-05
- 巴士的點評——中央堅持要搞好香港 反對派求仁得仁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