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政治素人」的陳凱欣,參與立法會九龍西的補選,以高票擊倒泛民陣營兩名政壇老將李卓人和馮檢基,成功當選。李卓人敗選後向支持者鞠躬道歉,並承諾會「深切反省」。如果這不是說了就算,就必須認真承認,泛民長期以來奉行的抗爭路線,已經流失市場,被愈來愈多選民摒棄。如果不肯接受這現實,依然流於檢討選舉策略,繼續重彈老調,只會繼續失敗。
今次泛民部署補選,在協調人選過程中發生內訌,惹起馮檢基不滿,決定參選,遭李卓人支持者抨擊他「鎅票」。但選舉結果顯示,李卓人與馮檢基兩人的得票總和,仍少於陳凱欣得票,令「鎅票」論不攻自破。
從選區點票分析,李、馮二人各有票源,李吸納不到足夠選票,不能歸咎於人搶票,反而要承認其競選主張,包括抗爭路線、中港矛盾等,聽得多都厭,選民為何把手上一票,投給長年食「政治老本」的政客。
補選結果反映民心思變,究竟是泛民政治人物老化,不能吸引年輕選民的支持?或是愈來愈多市民厭倦紛爭,不滿議會吵吵鬧鬧,希望議員多做實事,為民生打拼?或者選民寧願投給獨立年輕代表參政機會,看看是否有改變?都是泛民須深刻反省的課題。
李一飄
社論——泛民彈老調 選舉無前途
其他
更多- 社論——各方助牽線 防「無戀化」 昨天是情人節,消委會應節,公佈消費者對網上交友配對服務的投訴,不單止數字大幅上升,還有受害女士付了二萬元入會,但一直約會失敗,再被游說支付高昂費用拍攝靚相,她懷疑是無底深潭的消費陷阱,於是打退堂鼓,人財兩空。有關個案反映香港寂寞的心何其多,若不設法扭轉情勢,難保香港或步日本的後塵,出現年輕一代「無婚化」、「無戀化」的社會現象。2019-02-15
- 社論——社區新建設 忌大而無當2019-02-14
- 社論——治鼠不如先治垃圾蟲2019-02-13
- 社論——全面改數碼電視 防騙子博懵2019-02-12
- 社論——私人草案可促領展「立品」2019-02-11
- 社論——新年流流也要守法2019-02-08
- 社論——掃走差錯 豬年諸事圓融2019-02-04
- 社論——重振鐵腕監管才可挽信心2019-02-01
- 社論——限大媽令 保衞星光大道2019-01-31
- 社論——醫生排外 苦了病人2019-01-30
- 社論——大閹割反餵飼 遏野豬橫行2019-01-29
- 社論——減行政包袱 讓更多醫生上陣2019-01-28
- 社論——不如全民派錢齊開心2019-01-25
- 社論——源頭堵截 阻煙花亂爆2019-01-24
- 社論——快快強驗隱蔽奪命窗2019-01-23
- 社論——問題月台宜加固不宜拆2019-01-22
- 社論——醫護攰到極怎戰流感2019-01-21
- 社論——擴大託兒 築虐兒防線2019-01-18
- 社論——醫護谷爆 當局要拆彈2019-01-17
- 社論——醒目格價 防漫遊「掠水」2019-01-16
- 社論——綁不綁 生死攸關2019-01-15
- 社論——天眼「白內障」 存保安風險2019-01-14
- 社論——醫療券失原意 急須糾正2019-01-11
- 社論——輸入醫生 不應淪為口號2019-01-10
- 社論——禁絕野蠻乘客 讓車長安全開車2019-01-09
- 社論——慎防繞道通車變塞車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