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跑澳港盃,但賽事較為失色,因為只有七駒出賽,香港馬在報名時有四駒,兩匹已於上星期退出,因為香港馬身價不菲,留於港也有極多機會取高獎金,不會貿然出征,但澳門馬只有五駒報名是略為奇怪。
此場賽事要澳門九十五分才可報名,合評分下限的馬也有十五匹,但有些是沙地馬,有些是短途馬當不會報名,本應有七至八匹馬可考慮報此場,但改報當日其他賽事。因為當天編跑八場,要動用八九十匹不同性能及歲數的馬,而目前澳門現役雖有三百五十匹,只有不足三百匹可以出賽,因為有四五十匹是操練正常而仍未可出賽的新來到馬匹。
今日的澳門極似七十年代中期之香港,當時馬匹數目不多而分布於八個班次,於是第一班馬數量極少只得六七匹,分開短途及中長途後,每場平均只有四五匹可出賽。當年「永勝」是馬王,每季六捷,贏盡一哩及以上賽事,而廄侶「新旺」則是一、二班升降機,於第二班可輕取對手,升班後陪「永勝」跑三幾場後又可降班又贏。
張福元
張氏理論——澳港盃賽事失色
其他
更多- 張氏理論——沙圈大忌影騎師2018-04-20
- 張氏理論——英國夏天賽事多2018-04-13
- 張氏理論——杜拜世盃主隊威盡2018-04-06
- 張氏理論——馬匹未必有 競賽能力2018-03-23
- 張氏理論——澳門騎練 為港人熟悉2018-03-16
- 張氏理論——早開鑼好過遲煞科2018-03-09
- 張氏理論——澳港盃港馬熱情轉淡2018-03-02
- 張氏理論——馬少場合 設科加士2018-02-23
- 張氏理論——達羅素 創香港紀錄2018-02-09
- 張氏理論——初三跑馬是傳統2018-02-02
- 張氏理論——南非騎師 雄霸二十年2018-01-26
- 張氏理論——南美騎師 只恨少2018-01-19
- 張氏理論——澳門馬常見 同室操戈2018-01-12
- 張氏理論——港賽馬也曾分上下場2018-01-05
- 張氏理論——日本入閘最有效率2017-12-29
- 張氏理論——近年夜馬 愈跑愈夜2017-12-22
- 張氏理論——人多入場 飲食難搞2017-12-15
- 張氏理論——國際賽發展回顧2017-12-08
- 張氏理論——美加等地 泥戰為主2017-12-01
- 張氏理論——日本盃主隊天下2017-11-24
- 張氏理論——場內衣著 宜保持體面2017-11-17
- 張氏理論——巴西風席捲港澳2017-11-10
- 張氏理論——墨爾本盃 深入民心2017-11-03
- 張氏理論——公眾席 入場費未加過2017-10-27
- 張氏理論——減少用鞭大趨勢2017-10-20
- 張氏理論——譯名宜 中英並用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