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沒有贏家,這已經是經濟學的常識了。但特朗普既要發動損人害己的貿易戰,中國倒不能不思量如何回應。在內地,「鷹派」「鴿派」意見都有。
所謂「鷹派」,主要特徵是以牙還牙,調高從美輸入產品的關稅,或是限制美國在華的金融服務業,又或是沽出美債等等,總之是要美國感到痛。「鴿派」則主張在不損害中國利益前提下,多讓美國貨來華,像哄孩子般哄哄特朗普便可。
上周五晚上在清華大學開了個經濟座談會,雖然世界盃賽事十分有吸引力,但數百人的演講廳依然坐滿了人,大家都在爭論中美關係、貿易戰及美國的意圖。我在科大的一位舊同事,現今是內地經濟學界中炙手可熱的李稻葵(他最近獲得一點三億人民幣的捐款,成立一個研究中國經濟實踐與思想的研究院,捐款仍陸續有來,目標是三億元,內地科研的資源早已大幅超越香港),提出了一個頗有「鴿派」氣質的建議。他認為可承諾每年從美國輸入三百萬輛車及二億噸原油,每個項目都可立減美方貿易赤字一千億美元,合共二千億美元。
中國有無吃虧?中國加上香港在二○一七年用油六點三億公噸,中國自己生產每年約二億公噸,其餘靠進口。美國現時已是石油淨出口國,中國購買美國石油只是把中東的賣家轉為美國而已,損失的是中東油國,不是中國。至於汽車,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每年售車二千六百萬輛,第二名的美國只是一千六百萬輛,把二千六百萬輛中的三百萬份額分配給美國,中國近乎無痛,但對美國卻意義重大,尤其是底特律的汽車工人。美國汽車業競爭力不足,早已導致底特律失業高企,城市破敗不堪,底特律已成為美國傳統工業衰落的符號,若中國每年肯向此地下定單三百萬輛,不啻是此城起死回生的轉機,其政治意義不容低估。
說起底特律,應提一提馬雲去年六月二十一日在此城面對三千中小企業家的演講。馬雲用數字說服這些中小企,中國經濟已產生巨變,中產已達三億人,快將有四億甚至五億人對優質消費品需求巨大,對美國商人是無限商機,馬雲並建議他們通過阿里巴巴的電子商貿平台,把美國商品直接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中,連士多啤梨此種農產品,從網上訂購到在中國收貨,不到三天便可。馬雲的演講在底特律引起了轟動,這其實也是告訴美國人,貿易是可雙贏的。
我不反對「鴿派」的建議,但認為要加入「鷹派」元素才有效。若美國的反華派執迷不悟,繼續亂搞貿易戰,中國不但要用關稅回應,而且上述商機也會消失。一盈一虧,何去何從,會令這些反華人士遭到巨大壓力。
前科技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
雷鼎鳴
雷射針——中國「鴿派」以商機誘惑美國
其他
更多- 雷射針——活力勃發 美國害怕2019-02-15
- 雷射針——發揮文化遺產的經濟效益2019-02-01
- 雷射針——如何處理陰霾下的中美關係2019-01-25
- 雷射針——提高長者綜援年齡對與錯2019-01-18
- 雷射針——機器人與AI將帶來多事之秋2019-01-11
- 雷射針——捱貴樓還要多久?2019-01-04
- 雷射針——「卡管案」在權謀算計中落幕2018-12-28
- 雷射針——北京「金屋」滙鴻儒2018-12-21
- 雷射針——阿拉伯之春與阿拉伯之冬2018-12-14
- 雷射針——胚胎基因編輯的經濟分析2018-12-07
- 雷射針——失獨立關稅區是否仍重要2018-11-30
- 雷射針——美國股市損失比中國更大2018-11-23
- 雷射針——《我不是藥神》的經濟分析2018-11-16
- 雷射針——進博會的深層意義2018-11-09
- 雷射針——中國出口商品為美創職位2018-11-02
- 雷射針——中美關係很難好轉2018-10-26
- 雷射針——今屆諾獎得主「創意」理論的啟示2018-10-19
- 雷射針——經濟諾獎新得主羅默與港有淵源2018-10-12
- 雷射針——加息對樓市影響2018-10-05
- 雷射針——獵巫的今昔2018-09-28
- 雷射針——十年前應否救雷曼?2018-09-21
- 雷射針——美若對日發動貿戰有何後果?2018-09-14
- 雷射針——沒土地儲備便應加快程序2018-08-10
- 雷射針——「厲害了我的國」與中國科研2018-08-03
- 雷射針——大豆戰略2018-07-27
- 雷射針——為何美國如此好戰?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