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們都誤以為,三人之中一定有人知道「Rate Card」是甚麼意思,可惜原來大家同樣對這般簡單的詞彙摸不着頭腦。我馬上打電話找我的中學摯友James求救(James就是後來GOGOVAN的共同創辦人之一),那時他正在廣告公司工作,我們猜他一定會懂!
經過James一番解說後,我們得悉原來Rate Card是指價目表,對方是希望知道在我們公司落廣告的價錢。他還笑說,不知為何我們連這個顧名思義便可明白的名詞也搞不懂,更問我們到底如何成功從大學畢業⋯⋯這番話我到今天還記得!
其後我們便四出尋找不同的廣告渠道,查詢並收集他們的Rate Card,詳加分析普遍公司如何計算及展示價錢供客戶參考,再自行設計出一張屬於BoxAd的Rate Card,剛好花了一天的時間,成功準時回覆客戶。
雖然該客戶最終沒有使用我們的服務,卻驅使我們為之後的客戶查詢做好準備,更讓我們深入理解適合BoxAd的收費模式和計算方法。這些研究和結論,本應在BoxAd的籌劃階段就準備好,雖然後知後覺,但亦令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即使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廣告業的運作,到實際營運時,對各項細節還是完完全全的門外漢。難得引起行家關注,我們不得不互相叮囑要更細心,主動學習廣告業的運作模式,否則難以成功。
GOGOVAN聯合創辦人
林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