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熟悉新股上市的投資銀行界人士指,一般新股不會將招股期拉長,因拉長時限會增大國際配售部份不穩定因素,但有可能是一些公司在遞交上市申請文件時,使用的會計數據即將到期,企業唯有「焗住」展開招股程序,但國際配售部份的中資投資者調動資金需時,新股拉長招股時間表,爭取獲得足夠認購。
招股期普遍為3.5日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則認為,早前有不少集資額較大或認購火熱的新股集資,例如中手游(302)及康德萊醫械(1501)等,市場資金被「鎖死」,若不太受關注的新股在前者招股日期前後啟動上市,或會出現認購不足情況,唯有拖長認購時間,以等候更多資金釋放出來,另外公司亦可能視乎市況淡靜,決定延長招股期。
10月最後兩日合共有12隻新股展開招股程序,當中有五隻新股招股時間長多於一般的3.5日,當中內房股新力控股(2103)招股時間長達7.5日,亦有多隻集資額在一至二億的新股,招股有效時長達5.5日,目前集資額位列「三甲」的飛鶴(6186)亦有4.5日。
有業內人士表明,企業在啟動上市計劃時,一般都會希望盡早完成招股程序,因目前資本市場受政治因素影響大,有不少美資公司亦有投資本港新股市場,若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會十分影響美資投資者對本港新股投資意欲,因此一般能夠盡早完成就不會拖長。
業界:一般盡早完成
不過有另一名投行界人士則指,因港交所沒有規限最多可以招幾日,因此即使多於3.5日亦不足為奇,保薦人方面與企業高層亦會充份平衡各種風險和因素後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