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發現,有十三款洗手液樣本含可致敏防腐劑CMIT或MIT,其中三款的含量高於歐盟或內地規定上限,可能令部份人產生皮膚過敏反應。而十五款抗菌洗手液,有五款檢出PCMX,含量介乎百分之零點一五至百分之零點四九,符合規例要求,但曾有少數皮膚炎患者在接觸濃度為百分之一PCMX後出現皮膚不良反應。
另外,八款聲稱可「殺滅」或「消滅」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病菌」或「細菌」的樣本中,只有兩款殺滅金黃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效率與聲稱脗合;兩款殺滅大腸桿菌的效率分別只有約百分之三十三和百分之三十一;而其餘四款的殺滅率則稍微低於聲稱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消委會強調,洗手液的功能是清除手上的污垢,而不是殺死所有細菌,以正確方法洗手就可以,毋須以殺菌效能作為唯一選擇條件。
海關表示,接獲轉介後再進行試購行動及安全測試,發現三款洗手液稍微超出可允許的酸鹼度,違反相關安全標準,有刺激皮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