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擔任庫務局副局長
  • 2000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
  • 2003出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
  • 2004調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
  • 2006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 2007獲委任為發展局局長
  • 2012獲委任為政務司司長
  • 2016獲頒授大紫荊勳章
  • 2017成為第五任行政長官

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是《基本法》保障「五十年不變」的中間點。過去五年,香港經歷反修例風波,在中央出手下,人大通過《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這是很重大的轉折點,讓香港回歸一國兩制的初心及正確軌道。

林鄭月娥說:「如果這五年沒有發生這些事,讓香港在中央指導下,返回正確軌道,未來一國兩制的貫徹落實,將會出現很大問題,故在中段時候出現這轉折點,也是無可避免。」

她以特區政府慶祝回歸二十五周年的英語口號,寄語港人:「New Era是指一國兩制回到正軌後,香港進入新的時代,當中賦予甚麼呢?是Stability(穩定)、Prosperity(繁榮)及Opportunity(機遇),但機遇是要把握的,否則就如習主席五年前所講,蘇州過後無艇搭。」

撰文:李安納 攝影:張恩偉、陳亦龍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年,期間林鄭月娥由政務官,到獲委任為問責官員,再擢升為政務司司長,並成為特區之首,惟任內經歷反修例風波,又遇上世紀疫症,困難重重。回顧五年任期,林鄭月娥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人大通過《香港國安法》,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

林鄭月娥說:「我只能說這個轉折是避不了,如果像過往,樣樣都迴避,問題愈積愈大,社會上真正了解一國兩制的人,可能愈來愈少,到出現衝突,甚至暴力抗爭,就更加難處理。」

「之前我們的選舉制度也出現了漏洞,議會內有以議員身份人士,不斷衝擊政府,甚至反對中央,更甚是走到外國,尋求制裁影響香港。」

她續說:「所以這五年發生的事,是讓香港回到正軌、撥亂反正,是正本清源,《香港國安法》讓官員、議員,明白到一國為本、一國為先,這是香港的憲制秩序,但過往較少這樣清楚地去演繹,如今『一國』穩了,『兩制』便可以充分發揮。」

interview

回顧五年任期,林鄭月娥認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是一個轉折點,讓香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

不過,林鄭月娥認為,《香港國安法》並未能涵蓋,所有會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始終需要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

林鄭月娥直言,自從O三年,二十三條立法的工作失敗後,歷屆政府,包括她自己在內,過往在這方面的工作都有不足,「我也撫心自問,為甚麼過去二十年這麼害怕去講呢?這根刺留在香港這麼久了,現在通過《香港國安法》,起碼做了重要的一步,讓官員有底氣去處理問題。」

interview

二OOO至二OO三年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期間,林鄭月娥形容因能夠直接服務市民而感到開心。

interview

林鄭月娥(前排左一)上任特首初時,曾安排多場高官集思會,以輕鬆模式跟各司局長一起「腦震盪」度橋。

市民有怨氣無可避免

任內另一重大挑戰,是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林鄭月娥形容這是前所未見的公眾衞生危機,時間長,病毒又不斷出現變種,只能在不同時候,以不同方式處理。「當推出的措施,限制了市民的自由,不會有人拍掌,市民有怨氣是無可避免,只能夠向他們解釋,為甚麼需要這些措施,以及當措施可以放寬時,就爭取去放寬。」

近日不少國家相繼放寬入境安排,反觀香港仍然堅持嚴謹的入境限制,個別商會形容措施令香港恍如「孤島」,已有不少人才和生意流失。

林鄭月娥直言,政府希望做到魚與熊掌兼得,「如要對外開放,明天撳一個掣,取消七日酒店檢疫安排,香港可以自己做決定,但要做這決定,必須要考慮與內地通關的基礎,我們一直的講法是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如果不再是這樣做,會影響與內地討論通關的基礎。」

她指出內地有一套嚴謹制度,當本港仍有本地感染時,拒絕讓任何人經香港免檢疫入境,直至去年五月至十二月,香港沒有本地個案,開始跟中央商談通關,原本已達成一套成熟的方案,接近可以公布,豈料出現第五波疫情,目前要視乎疫情發展,看如何重新啟動磋商。

近月機場不時出現港人與親友別離,遠走他鄉的場面,林鄭月娥不諱言,知道多了人選擇離開,認為是有一籃子的因素:「這是一拉一推的情況,推的主要因素,我認為是香港樓價比較高,置業比較難,加上新冠疫情下,擔心失去對外連繫;拉的因素,很多地方以往要取得綠卡或居住簽證很難,現在容易,而這些地方是在搶人才,有些地方好叻,將搶人才包裝成救生圈,吸引香港人去。」

林鄭月娥直言,無法叫停外國政府的政策,唯有港府推出政策吸引人才,例如過去一年,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已吸引多名頂級科學家,帶同團隊來港;優才計劃配額由一千人,加碼至四千;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數目已回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她認為只要恢復通關,香港仍然有吸引力。

「香港的經濟前景很好,我們的生活一點也不差,除了房屋。而即使在房屋方面,租金近期是下跌了的,外國人如果想來香港,這是很好的機會,國際學校的學位也多了,香港這幾年空氣質素非常好,維港海岸非常美麗,我們擁有世界級的博物館,這種生活不是隨處可有。」

房屋問題已困擾香港多年,歷屆政府都視為重中之重,林鄭月娥指第五屆政府,就房屋政策所推措施,屬回歸以來最多,而在任期間樓價相對平穩。不過,公屋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就由她上任初期的四點六年,升至最新的六點一年。

林鄭月娥坦言:「這個問題我一早知道,不用等房委會每月公布的數字,也知道輪候時間不會改善,甚至會惡化,因為不夠土地建屋,我並沒承諾縮短輪候時間,我任內是處理好基礎,但量是要時間去追的。」

當年競選特首時,林鄭月娥的政綱明言,她的房屋政策以置業為主導,至於公營房屋,一直供應不足,因此任內致力建立土地儲備,並善用現有資源,推出過渡性房屋,為輪候公屋市民改善居住環境。

interview

擔任發展局局長時,林鄭月娥(右)了解到香港房屋供應問題,需要具前瞻性的政策才行。

二O四九年是建國一百周年,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去年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個百年目標,提出對香港的四個期盼,包括告別劏房籠屋。林鄭月娥認為,按照推算,數字上是有可能做到的,但過程中有很多變數。

林鄭月娥解釋:「這要視乎未來人口的變化,還有家庭人口組成情況,近年出現很多『單身族』,單身比例愈高,房屋需求也愈大,未來二十至二十五年間,將有一百萬個單位應市,位置也計算好了,包括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發展計劃,除非人口突然大幅增長,否則數字上是足夠的。」

儘管不時有人擔心,香港會變成中國一個普通的城市,林鄭月娥認為,看不到內地城市,可以取代香港的地位,原因是《基本法》賦予香港可以成功的要素,一國兩制的優勢下,香港沒有外匯管制,資本自由流動,問題只是如何用好這些優勢。

interview

臨近卸任,林鄭月娥(右二)專程前往參觀位處荷李活道的元創方,這是她在發展局時落實的活化歷史建築物項目之一。

「唔做自己唔安樂」

全國人大去年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香港「八大中心」的地位,除了國際金融中心,還加入了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林鄭月娥說:「只要在每個範疇,看到國家政策,看到香港優勢,然後透過積極有為的政府、政策的推動,香港一定會成功的,而我相信,香港人有堅毅的精神、靈活的頭腦,一定會牢牢抓緊這些機遇。」

林鄭月娥說:「臨別贈言,我希望香港市民珍惜這地方,香港是少有這麼好的居住地方,我們面對的問題,周圍都有,起碼我們沒有槍械、治安問題,糧食、食水供應充足,為何要這麼負面睇自己土生土長的城市呢?」

作為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認為這個身份,有助她出外推廣香港,「例如出外見政府領袖、出席國際會議。」不過,隨着反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過去三年外訪工作幾乎停頓,令她感到可惜。「雖然有海外辦事處做推廣,但效果不及行政長官外訪,親自接觸最高層官員,或當地商界、智庫等,能夠以第一身告訴別人香港的優勢。」

interview

林鄭月娥(左)表示最喜歡進行外訪活動,親自向世界各地的官員推廣香港。

加入政府超過四十年,林鄭月娥自言希望服務社會,又形容自己並非政治人,「好多人說娛樂圈是大染缸,政治都是大染缸,我入行第一日到現在,都能保持自己的作風,我感到很欣慰。每人有自己的風格,我不會為工作,重新塑造風格、性格,這或許令我不受歡迎,有時甚至被攻擊,但我都是不會改。」

interview

立法會議事廳相信給林鄭月娥留下不少難忘回憶,圖為她出席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後,徐徐離開。

interview

作為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已交出一張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為她的四十二年公務生涯劃上完整句號。

丈夫林兆波一句說話,也令她時常警愓:「丈夫不熟悉政治,也沒有興趣,但他有一句說話,我成日都記住:『Look yourself in the mirror』(看看鏡裏的自己),你能否在鏡中看到自己呢?如果你扮到變成另一個人,鏡中看到的已經不是自己,我就是這樣的人,如果做到不是自己,我會唔安樂。」

interview

林鄭月娥(左二)說她很早已決定不連任,原因是家人要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