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晉升警務處總警司
  • 2003晉升警務處助理處長
  • 2007晉升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
  • 2010獲委任為警務處副處長(管理)
  • 2012獲委任為保安局副局長
  • 2017獲委任為保安局局長
  • 2021獲委任為政務司司長
  • 2022成為第六任行政長官

「同為香港開新篇」是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競選口號,這句說話,說得不遲也不早,正是香港由治及興,港人期盼的新氣象。

回歸前,他是警隊精英,破案無數。其後加入問責團隊,憑着硬作風、敢於擔當、積極作為,獲得賞識,更打破文官掌政的常規,一步步走向權力頂峰,成為香港掌舵人。他身體力行印證了一個信念︰「只要努力,不斷強化自己,就有成功的機會,香港是一個那麼公平、那麼有機會的地方,給每個人成長。」

回歸二十五年,他認為政府需要全新思維,應對困擾香港多年的社會問題。如何令香港由治及興?他以U字作比喻,盼帶領港人打穩基礎,穩步向上,進而谷底反彈,再創高峰。

撰文:趙燕萍、阮秀君 攝影:張恩偉、陳亦龍

回歸二十五年,香港經歷由亂及治,下一步該如何走?是很多港人當前的疑問。眼前的第六任行政長官,徐徐道出他的治港願景:「我希望未來五年,能做到由治及興,建立一個體制,不會再有處理不到的風險,讓香港無後顧之憂、輝煌地向前發展。」

interview

今年五月八日香港特首選舉,李家超獲一千四百一十六張有效支持票順利當選,得票率超過九成九。

interview

李家超參選時落區了解基層市民生活,受到不少市民歡迎。

這個由治及興的過程,他歸納作三部曲:「鞏固整個系統及機制」、「解決大部分長期問題」及「全面踏上更高台階」。他躊躇滿志用手比劃說:「好似一個U字,或做得好就如V字。即是我們曾經歷一些破壞、傷痛,然後我們做了由治及興的措施,有了好好的基礎,這個U字,甚至是V字,就會一直向上。我們如果做了這樣的鞏固,將來任何一屆政府,也能昂首向前發展。」

這個U形深谷,是很多香港人的心痛回憶,也給李家超帶來難以忘懷的傷痛。二O一九年,香港經歷反修例風波,黑暴肆虐,氣油彈橫飛,公物遭受破壞,市民人心惶惶。

面對社會上出現不理性的暴力,站在抗暴前沿的他,尤其痛心。「當時我跟紀律部隊,特別是警隊,面對這些暴力,很多同事、很多市民受到傷害。我們可以做的都做了,還是受到那麼大的威脅。」

他承認當時壓力很大,不斷苦思該如何解決這樣大的挑戰。直至《香港國安法》出台,成效立竿見影,外部勢力不再明目張膽,肆意干預,香港回復太平,市民生活復常。

武官變文官挑戰大

整個過程中,他有很大的領悟。「經歷這件事之後,我們有很深切的學習。原來有些風險可以突如其來,造成很大破壞,令我們體會到要有危機意識,整個政府須居安思危,充分做好預案,確保風險來的時候,可以處理到。」在加強情報搜集、人員培訓、系統建設、法律制度以及執行機制上,他自言上了人生很好的一課。

回望四十五年的公務生涯,李家超也經歷很大變化。一九七七年於九龍華仁書院畢業、十九歲的他,放棄入讀港大工程學系,投考警隊,成為見習督察,一O年官至警隊「二哥」之位;一二年加入問責團隊,結束逾三十年警隊生涯;五年後,成為主權移交後首位警察出身的保安局局長。

interview

李家超在警隊擔任過不同崗位,圖為他任總警司時,向公眾介紹預防警察被投訴的研究報告。

interview

李家超一九年以保安局局長身份出席香港警察學院結業會操。

由武官變為文官,之後更一躍成為政務司司長,甚至香港特區首長,轉變之大,他本人也意想不到。「我當然很高興在不同階段,做到一些他人認為、可以有共鳴的成績,從而到現在好榮幸做到行政長官。但我覺得這些只代表一個信念,就是只要你努力,不斷強化自己,就有成功的機會。香港就是一個那麼公平、那麼有機會的地方,給每個人成長。可以實現夢想,再創高峰。」

但他也不諱言,這個轉變歷程,需要不斷調整思維。「以往做警務人員,很容易看到結果,破了案,滿足感很大。」憑着豐富偵緝經驗,他在任內屢破奇案,包括張子強馬草壟炸藥案、「柳記豪」迷魂黨案,以及「魔警」徐步高案等轟動全港的案件。

進入保安局後,責任加大,所做決策有深遠影響,他體會到不再是以紀律管人,必須靠說服力、影響力,以及制度,令大家朝相同方向行事。「但結果不會即時看到,這令我看事物開始看長線,站的高度會更高,以及明白到作任何決定,考慮元素要闊很多,是另一種滿足感。」

後來做了政務司司長,要統籌及平衡不同工作,平衡社會利益,挑戰更大。「一個局制定一個政策,會用自己角度去看。但其他局會不會受到影響?該怎樣配合?這令我看事物的高度、闊度更加大。」

現在當上行政長官,成為特區政府最高負責人,要求自然更高,每個決定都涉及世界形勢、國家利益,以及整個香港。「我作出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七百四十萬名香港市民,這個責任很大,亦要有前瞻性,整個世界、社會、經濟有甚麼變化,要預早防範,不是事情發生了才應對。因此要多聽意見、多作解說。」

社會上,對新任特首有很多不同的期盼,李家超自言上任後,須解決相當多社會積累的問題,首要處理的是,長期困擾港人的房屋問題。為此他祭出「百日令」,揚言要在一百日內,交出第一張成績表,更計劃成立由司長級率領的行動工作組,全盤檢視整個造地至建屋的流程,嘗試打破既有限制,從問題的根本入手,達致提速提量提效。

interview

李家超承諾上任後首要處理困擾市民及政府多年的房屋問題。

可是,說易行難,要令香港告別劏房及籠屋,任務何其艱巨。李家超也清楚知道,無人有神仙棒,可以令問題一下子消失。他只想告訴大家,能做的他都會做,能加快的他都會盡量加快。「可能要壓縮程序,或者修例;令各部門協調好些,縮短每個環節的時間,整體加起來,就會快了。」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李家超另一個重要任務。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去年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勾劃國家未來五年發展藍圖,提及支持香港發展。李家超說:「『十四五規劃』給了我們很多機會,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除了是得益者,還應是貢獻者。」

interview

就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李家超認為香港除了是得益者,還應是貢獻者。

interview

擔任政務司司長時,李家超(左四)專責處理中央援港的各個項目,圖為他在今年三月,代表特區接收中央援建的元朗洪水橋社區隔離設施。

香港應活用自身優勢

他認為香港應先檢視自身優勢,「一國兩制賦予我們獨特地位,聯繫國際,是進入內地的最有效通道。」他相信金融、文化藝術及創科等範疇,都可活用此優勢,「例如我們的金融中心好成功,應想想如何與前海配合,將我們的長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做大自己,也跟內地共同發展。」

李家超指,香港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可推出更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協助人民幣國際化,吸引海外及內地公司來港上市,令整個載體增大。

文化藝術方面,他也滿有憧憬,要將香港打造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我們既聯繫國際,又聯繫內地,可將兩者共冶一爐。」他指香港有優良的硬件,如西九龍文化中心、視覺文化博物館M+,現在再加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成功令香港變成文化之都。內地的表演展覽,也可以香港作為首要場地,這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有裨益。

近年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中港的創科合作亦有實質計劃,包括在香港河套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深圳的深方科創園區,構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雙方加強人流及數據合作。李家超說:「這些都是開創新領域,彼此相輔相成。」內地有市場及配套,一直發展下去,可與香港的科研成果組成優良產業鏈。

除了發展創科行業,他還打算將創科元素融入日常運作,利用創科為不同工作增值,造就整體氛圍,感染青年對創科產生興趣,而本港教育也加入糅合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的「STEM」課程。

青年發展亦是新政府重點工作,李家超早前發表重組政府架構方案時,表明會將民政事務局改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檢視並制定青年政策及發展藍圖。為了創造青年上流機遇,他說除了在香港本地創造機會,也會透過不同實習、培訓或外借計劃,讓青年到大灣區以至海外地區發展,令他們有更多選擇。

透過這張治港藍圖,李家超希望能提升香港整體發展,令所有人都享受到經濟增長的紅利,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

interview

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早前在北京接見李家超(左),並表示中央對他充分肯定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