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真熱鬧!」年關臨近,千家萬戶盈滿了過年的喜氣。廿八、廿九、初一……一些細心的公眾在查看日曆時發現,過了臘月二十九,就直通大年初一,並沒有「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去哪了?這種現象常見嗎? 

負責《中國天文年曆》編算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員成灼介紹,農曆月主要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而制定。在現代天文學中,已經可以根據月亮和太陽的高精度位置模型準確算出一整個月相的變化週期約為29.53天,這一週期被定義為「朔望月」。取整計數,農曆月按大小分為30天和29天。如果臘月正巧碰上農曆小月,就沒有「大年三十」。 

具體來說,由於恰逢29天的小月,所以即將到來的農曆壬寅虎年春節前一天的「大年三十」就被「省略」了;由於是恰逢30天的大月,接下來的農曆癸卯兔年春節前一天的「大年三十」就沒有「缺席」。
 
實際上,臘月逢小月的情形並不少見。「2013年、2016年,以及從2025年到2029年的連續5年,都沒有『大年三十』。不過,由於『除夕』指的是歲末的最後一個晚上,不管臘月是29天還是30天,都不會影響『除夕』的存在。人們在這一天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守歲,祭祖等,盡享闔家歡。」成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