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證券及債券市場發展蓬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回顧去年本港的證券及債券市場發展,指香港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

在證券市場方面,在過去一年繼續蓬勃發展。去年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額達1667億元,較2020年上升百分之29;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近3300億元,全球排名第四,繼續是環球主要的上市平台。

港股交投及市值的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過去幾年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提升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包括容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企業上市;容許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並便利合資格發行人在香港作第二上市。

他引述數字指,截至上月底,共有70家公司循此新制度上市,融資金額逾5700多億元,佔同期總集資額近一半。新經濟企業目前已佔香港股市總市值超過百分之20。其中,有48家為醫療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司,他們的融資額合共逾1100億元,令香港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帶動香港生物科技生態圈快速全面發展。

持續優化運作、革新制度、創新發展,是為香港市場賦能、提速發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一月,在平衡了確保上市公司質素、投資者保障及市場發展等考慮下,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推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制度,容許經驗豐富而信譽良好的SPAC發起人物色新創企業作為併購目標,扶植富有潛力的新興企業通過非傳統首次發行的方式上市,為香港引入一個全新的上市路徑。

談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陳茂波指,香港幾十年來緊貼着國家的需要和國際投資市場的脈搏,匯聚了大量資金、投資者、企業家和專業服務人才,服務和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市場體量持續增大。隨着「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擴大和優化,以及近年多項推動市場結構轉變的政策,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和功能進一步提升,發展上了新台階,服務範疇更豐富,產業鏈覆蓋更全面,金融機構羣聚的效應更顯著。

陳茂波表示,「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深化及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高質量建設大灣區。

他認為,要發揮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平衡好穩定安全,讓香港市場的潛能充分發揮,要走得快、走得遠、更要走得穩。國家的穩步發展是香港的最堅實倚靠;「雙循環」發展的格局中,國家持續改革、高質量雙向開放,人民幣持續國際化、經濟向綠色、零排放轉型等,都為香港帶來了新任務、新機遇。香港要積極打造更活潑多元的金融市場,從投資產品的種類、管控風險的工具、適切企業籌融資以至財資管理需要等。香港的金融市場也將必然有更好的發展,更深更廣更好地促進內地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聯通和互動,讓香港成為更具競爭力和更具能量的國際金融中心。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