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參考報》報道,近日,農業農村部表示,受生産慣性增長影響,當前內地生豬出欄偏多,加上春節後消費淡季豬肉需求下降,豬肉供應出現了階段性過剩。記者調查發現,面對當下市場行情,不少養殖戶調減産能「過冬」,甚至有的養殖企業選擇「斷臂求生」。
業內人士認為,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限制糧油産品出口等因素導致國際糧價上漲、生豬供給階段性過剩、疫情下的市場消費疲軟等「三座山」壓力下,生豬行業陣痛短期內仍將存在,需警惕生豬産能短時間過快下滑,避免「硬著陸」。
價格跌跌不休
「這一年來,眼看生豬價格從每斤一二十塊的高點,跌到現在每斤6塊多,養豬一年虧了四五百萬元(人民幣,下同)。」江西南昌縣明泰養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章新文是個「90後」生豬養殖戶,他説,生豬價格起伏大,身邊許多養殖戶都在做「過冬」準備。
近期,全國豬肉價格連續走低。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生豬價格連續下降,3月份第3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2.62元,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55.7%。
低迷的市場行情下,部分生豬養殖企業選擇「斷臂求生」。近日,山東金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金鑼牧業發布招標公告稱,計劃對下設的5家公司進行對外出售或出租,上述公司總設計存欄生産母豬10.84萬頭,年可出欄商品豬260萬頭,經營范圍包括畜禽養殖與飼料加工。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3月7日至3月11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4.75:1,連續三周處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
與春節後一路下跌的生豬價格形成對比的是,不少養殖戶反映生豬養殖成本在不斷上升。
養殖戶:賣頭豬虧700多元
江西高安市養殖大戶付鏡生的養殖場目前有9000頭左右生豬存欄,養殖設備智能化程度較高,恒溫系統、通風系統、糞污處理設備等應有盡有,但養殖成本也較高。
他表示,近年來,飼料價格漲得厲害,如今,玉米原料價格每噸超過3000元,豆粕每噸超過5000元,加上疫苗、消殺等防疫成本,如今他周邊的規模戶養豬成本已超過每斤8元。當前他每賣出一頭250斤左右的標準體重豬,就要虧損700元以上。
在相關政策和市場行情的共同推動下,部分養殖戶進入調減産能的軌道。
江西偉瑞萊生態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彭瑞華介紹,受市場行情影響,春節後生豬價格下滑嚴重,養殖場能繁母豬數量調減了一半,如今還剩300多頭。如果生豬價格繼續走低,他打算進一步淘汰質量不好的能繁母豬,優化結構,逐步縮小存欄規模。
記者調研發現,此次市場波動中,也有部分養殖戶對豬價長期走勢較為樂觀。江西贛州市寧都縣生豬養殖戶謝翠平有1200多頭能繁母豬和3000多頭肥豬存欄,近期行情不好時會淘汰少許低質母豬,但很快就會引種補上,維持規模。
謝翠平説,在低豬價、高成本持續擠壓下,實力不強的主體陸續退出市場,隨著生豬産能持續調減,長期來看養豬仍有賺頭。他打算在維持産能穩定的基礎上,持續優化結構、加強防疫能力,挺過近期生豬生産經營相對困難的階段。
行業陣痛短期仍存在
業內人士認為,國際糧價上漲、生豬供給階段性過剩、市場消費乏力等因素持續對豬價施加壓力,生豬行業陣痛短期內仍將存在。
「二師兄」的「夥食費」或將隨國際形勢繼續上漲。
當前,全球農産品市場震蕩加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今年以來漲幅一度超過70%,創2008年3月以來新高。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今年以來分別上漲約30%和超過25%,分別創2013年和2012年以來新高。
各國紛紛出台舉措應對當前農産品市場風險。3月13日,作為世界重要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的阿根廷宣布暫停豆粕出口許可。3月以來,已有黎巴嫩、埃及、阿根廷、阿爾及利亞等多個國家陸續收緊糧油或食品出口政策。
上海鋼聯農産品事業部豆粕分析師朱榮平表示,暫停出口許可意味著全球大豆供應將更加緊張,此舉將加劇大豆市場的動蕩。
農産品等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使得畜禽飼料價格連連上漲:南昌東方希望飼料自3月16日起,教槽料、乳豬料價格上漲每噸100元;江西贛達禽業有限公司自3月15日起,豬全價料、母豬料産品價格上漲每噸75元;大北農集團自3月14日起,豬濃縮料産品價格上漲每噸300元,豬教槽料保育産品價格上漲每噸200元。
江西寧都縣生豬養殖大戶曾南保坦言,飼料成本佔生豬養殖成本7成以上,如果養殖成本一路上行將繼續擠壓養殖戶利潤空間,影響養殖積極性。
生豬生産和供給充足,階段性過剩較為明顯。業內專家表示,自2021年上半年開始,內地生豬供給量持續大幅回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上半年生豬出欄同比增長34%,定點監測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長30%,生豬存欄同比增長29%,達到4.39億頭。
這部分産能的消化仍需要時間。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23.6%,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8.2%。截至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268.2萬頭,環比下降0.51%,依舊高於4100萬頭標準保有量,産能階段性過剩。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去年底全國生豬存欄4.49億頭,同比增長10.5%。這些存欄生豬會在之後的6個月,也就是今年的1月份到6月份,陸續出欄上市。由此推算,今年上半年豬肉市場供給仍將處於高位。
飲食結構逐步改變,疫情下生豬消費相對低迷。採訪中,部分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餐飲選擇更加多元,豬肉在居民飲食結構中佔比被其他肉類所稀釋,加上每年上半年屬於傳統消費淡季,結合經濟形勢低迷、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等綜合因素,生豬消費需求相對疲軟。
江西高安市養豬行業商會會長羅玉根介紹,高安市正常年份每天生豬屠宰量在600頭左右,今年春節前夕達到了每天1000頭,而如今維持在每天200頭左右,生豬消費量呈現減少的趨勢。
上海鋼聯農産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鄢美玲等專家認為,近期疫情反復也將一定程度抑制豬肉消費。
提升行業「硬實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認為,2022年,更重要的就是穩固前期復産效果,同時防止因階段性過剩導致的生産和價格波動。
3月22日,農業農村部在京召開部門協調會議,分析當前生豬生産形勢,研究穩定生豬生産措施。業內人士認為,低售價、高成本的持續擠壓下,養殖戶可能加快去産能腳步,導致生豬産能短期快速下滑,易造成「硬著陸」,影響生豬基礎産能,不利於後續市場平穩有序供給。基層呼吁從加強預警、穩定政策、做好防疫等方面著手,促進生豬行業轉型發展。
業內人士也提出,對於規模養殖戶數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等産能信息,既要持續跟蹤監測,也要加強信息透明度,及時公開,避免養殖戶産生恐慌清欄、囤欄待價等心理,導致進一步加劇産銷供求矛盾,致使生豬市場抗風險能力係數減小。有關部門宜通過客觀及時的信息發布,引導生豬養殖戶在市場供應寬松的時期順勢出欄,從而達到有效調減生豬産能的目的。
付鏡生等基層養殖戶表示,生豬供需形勢以及「豬周期」的波動是難以避免的,但也應通過保持支持政策的長效性,穩定基本産能,防止生豬生産大起大落。尤其要保持土地、環保、貸款等支持政策的長效穩定,幫助養殖戶渡過難關,防止行業基礎生産能力受到損害。
部分基層畜牧部門幹部認為,當前正值生豬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養殖戶而言,既是風險,卻也蘊藏著「破繭成蝶」的機遇。尤其要加強檢疫、調運、屠宰等環節監管,常態化推進基層動物防疫體係建設,著重提升養殖戶自身防疫「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