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港府耗資1.5億元設立「緊急警示系統」,今年3月首次發出緊急警示,提醒市民伊利沙伯醫院當日轉為定點醫院,市民切勿前往該院急症室求醫,但同月本港錄得4.1級地震,天文台收到逾萬名市民報告,惟被網民質疑為何沒有透過「緊急警示系統」發出警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4日)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時解釋,當超強颱風襲港可能引起嚴重災害、嚴重海嘯,或大亞灣核電站發生嚴重核事故等,會按照事件嚴重性、迫切性及對市民可能影響等,考慮使用該緊急警示系統發放訊息。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向政府提出書面質詢,要求天文台解釋在甚麼情況下會透過該系統,向市民發送極端天氣、天災或輻射泄漏的緊急警示信息。邱騰華指天文台分別透過兩台寬頻地震儀及七台短週期地震儀,分別有效監測遠至約8,000公里的地震及約200公里範圍以內的地震。天文台亦另設有五台強震儀,用於評估地震對本港影響。天文台亦從全球地震監測網絡實時接收世界各地約480個寬頻地震儀的原始地震數據,監測全球地震活動及對本港可能造成的影響。

政府早前首次使用緊急警示系統,提醒市民伊利沙伯醫院已轉為專門接收新冠病人,切勿前往。
政府早前首次使用緊急警示系統,提醒市民伊利沙伯醫院已轉為專門接收新冠病人,切勿前往。

邱騰華稱,天文台可在地震發生後約十分鐘內計算出地震發生時間、震級及震源中心位置等參數。若香港發生本地有感地震,天文台會即時分析地震監測網絡數據及市民報告的資料,包括感受到的震動程度、持續時間,以及報告的位置分布等,以確定有關地震在香港境內的烈度,有關分析一般可在地震發生後約一小時內完成。天文台會透過多個渠道發出「本地有感地震報告」,涵蓋地震發生時間、震級、震源中心位置、本港的地震烈度和接獲市民地震報告的數量等。

邱騰華又表示,當香港出現緊急情況,例如超強颱風襲港可能引起嚴重災害、發生嚴重海嘯,或大亞灣核電站發生嚴重核事故時,會按照事件嚴重性、迫切性及對市民可能影響等具體狀況,考慮使用「緊急警示系統」發放訊息,以便提醒市民採取合適防備及緊急應變措施。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