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剛剛打完的女子籃球U18亞洲錦標賽,我透過網路直播看了幾場,其中當然最關心中、台、日、韓等東亞球隊,只因去年的東京奧運,日本女子籃球隊奪得銀牌成績超卓,在身高劣勢之下能夠憑着自我球風連挫歐洲強隊,讓人不禁對亞洲籃球的未來抱有熱切寄望,故此就特別想看看各國青少年隊伍的狀況。這次賽事最讓人意外的,是五連霸的國家隊連續敗給中華台北及日本,前者更讓中華台北打破了二十年來在這賽事的連敗紀錄;而最讓人感興味的是,台、日兩隊都是在平均身高不及之下,以快速球風擊破國家隊,背後意義不小。

看這支中華台北U18隊格外有種親切感,因為我喜歡留意台灣的HBL高中籃球,而這支代表隊裏的主將包括蕭豫玟、張聿嵐與宋瑞蓁等,都是剛剛年頭才在HBL決賽欣賞過的悍將,這次她們分組賽連勝國家隊和紐西蘭打進四強,直接獲得明年U19世界盃入場券,真為她們高興。至於日本就更令我欣賞,那速度如風的攻擊,還有靠快速補位彌補身高不足的防守,跟去年日本國家隊大姐姐的打法如出一轍,而隊中兩位身材不高但切入破壞能力驚人的後衞橫山智那美和都野七海,更是非常亮眼。近年的日本籃球,職業聯盟B.League辦得愈來愈好,又開始吸納亞洲外援與鄰國連結合作,加上青訓甚有計畫,可期待籃球將在當地愈來愈受歡迎,帶動水準再向上提升。近來我也在YouTube看到不少日本民間的籃球教學片,練法很有系統,像籃球足球這類流行運動,要發展成功,普及推廣是必須的條件。

國家隊後來在四強雖然成功復仇擊敗日本打進決賽,但先前兩場敗戰已經讓人看到隱憂,就是培訓選拔上太過重視身高,過早已經排除小個子人材,在戰術彈性和球員類型的全面性上有所不及。主事者或以為組「長人陣」才是亞洲籃球衝出世界、與美歐球隊抗衡的不二法門,但去年日本女子隊的成功就證明了,這並非唯一答案。喬靖夫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