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限制,令到香港短期內不能舉辦國際賽。 資料圖片
2021年香港舉辦場地單車國家盃,前特首林鄭月娥到場支持李慧詩。 資料圖片
李慧詩主場出擊深受市民歡迎。資料圖片
港足中場胡晉銘(控球者)備戰友賽緬甸。 資料圖片
鄭展龍(左)與陳肇鈞爭奪皮球。 資料圖片
防疫限制謝絕外隊,即使勉強舉辦國際賽,主辦單位仍是困難重重。以近期港足友賽緬甸為例,港將踢罷今晚閉門友賽便要隔離,犧牲自由成全賽事。
緬甸訪港友賽,先要接受「三加四」隔離限制,由機場、酒店及球場點對點接送。港足球員閉門友賽後要入住隔離酒店,踢罷周六賽事變成「黃碼」,不得進入餐廳堂食一星期,安排繁複。
以香港馬拉松為例,如果按原定計畫趕在兩個月內準備十一月賽事,田總要安排人手跟進防疫、物流、海外跑手等細節實在太煩,雷雄德博士解釋說:「單是安排三萬隻以上香蕉、食水甚至行李包都要時間,即使安排人手連續通宵也會金睛火眼,絕非今日下命令、明天即時趕到。」
官場文化累死體壇
官場文化,「唔做唔錯、各自為政」。抗疫至上配合官場文化,體壇盛事不經官員點頭難以舉辦,大小賽事慘被清零。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三年,體壇苦主無數,正是政府擔心賽事有人染疫要惹禍上身,各部門之間並非通力合作,一味取消或者拖延,令體育總會自動放棄。
疫情下辦得到的國際體育賽事極少,要數到去年東京奧運前夕的場地單車國家盃,以及東方龍獅及理文在香港主辦的亞協盃分組賽,前者更是經前特首林鄭月娥點頭才成事。兩項賽事都要花七位數字設立氣泡隔離,成本上升,也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