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機構樂施會周一(10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症後,加劇了「不平等的危險現象」,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未有正視及採取措施改善。樂施會發表最新一份《承諾減少不平等指數》(CRI)報告,檢視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各國政府採取了甚麼政策和措施應付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並作出上述結論。
樂施會發表報告指新冠疫情加劇社會不平等,按圖輯瀏覽:





這份每兩年發表一次的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症加劇了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疫症本身和它帶來的嚴重經濟衝擊,對最窮的國家和地區造成最嚴重的打擊。然而,CRI 2022 指數卻清楚地顯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都未能正視及紓緩這種危險現象。」
該組織評估161個國家和地區於2020年至2022年的政策措施和表現,形容那段時期出現了「一世紀以來最大的全球醫療健康事態」。在那段期間,一半國家和地區削減了社會保障開支,70%國家和地區縮減了教育開支和經費。
有些國家和地區在爆發疫情期間需要封城,導致消費者開支大減,從而令政府的稅收大幅下降。不過,161個國家和地區中,多達143個沒有增加有錢人的稅項,11個國家和地區反而削減了有錢人的稅款。報告稱,只有少數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採取實質行動,改善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這些少數國家和地區令到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感到羞愧。
樂施會發現,三分之二國家和地區沒有配合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工人的最低工資,令低下層的生活十分吃力。報告指出,應付社會不平等表現最好的國家是挪威,其次是德國、澳洲、比利時、加拿大;法國排第12位,英國排14。雖然新冠肺炎疫症令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陷入困境,但樂施會呼籲各地政府不要實施經濟緊縮政策,因為這樣只會令窮人的境況更慘。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