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中大新中心 研細胞基因治療產品

05月08日 列印

(星島日報報道)創科發展日漸成熟,癌症治療亦邁向科技化。中文大學成立「先進治療產品良好生產規範中心」下月正式啟用,是本港首個製造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的科研機構,以基因改造細胞技術治療癌症、骨骼衰弱等,以往依賴海外完成的基因改造程序,有望改為本地研發,節省時間及成本;中心將與本地兩所醫院合作臨治療及研究。校長段崇智指,中心將積極推動生物醫學科技的研究,並歡迎其他院校加入。
下月中旬正式啟用的「先進治療產品良好生產規範中心」,日前首度開放予傳媒參觀。中心由中大與科技園合作成立,是本港首個生產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的科研機構,設於鄰近中大校園及科學園的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內,佔地4000方呎,設有質量控制實驗室、工藝開發實驗室,以及6個獨立運作、具不同潔淨級別的潔淨室。首個研究項目是收集癌症病人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經基因改造後重新注入病人體內,辨識並殺滅其體內的癌細胞。
香港首設 下月啟用
  CAR-T療程目前主要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以及大B-細胞淋巴瘤,每年本港逾百名病人等候治療,患者依賴海外科研機構完成CAR-T細胞的基因改造程序,單次須花280萬元,耗時至少1個月。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李志光指,曾有2名病人在等候細胞回港期間離世,改為本地自主研發細胞,可節省運輸時間及降低成本,及時救治更多病人,「癌症病人每一天都很寶貴。」
  中心設有3部自動化細胞處理平台,其中2部用於CAR-T療程,製造幹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及免疫療法的臨先進療法產品,每次療程需時12日,料每年可治療24至36名病人;另一部則供研究人員進行細胞及基因研究。李志光稱,啟用後將與威爾斯親王醫院、香港兒童醫院合作,進行臨治療及研究,期望年底前完成首項治療,「我們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完成政府審批後,便可即時『上馬』。」
夥兩醫院臨研究
  相關療程亦適用於治療心血管、骨骼及肌肉衰弱等疾病。校長段崇智稱,中心將積極推動生物醫學科技的研究,為本地、大灣區及亞洲的病患提供先進、多元的治療方案,並會嚴格監控產品的質量,「療程為患有高風險疾病的病人帶來曙光;我們會盡快、盡有效、盡能力為他們爭取留在地球的時間。」
  去年的《施政報告》,政府將生物科技列為發展創科的關鍵領域之一,段崇智表示歡迎其他院校加入生物科研領域,運用科研成果造福社會,「不是要競爭,是各院校一同對社會有所貢獻。」生物科技研究院院長江宜蓁補充,中心將為本地大學,修讀生物醫學相關課程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實習職位,培訓行業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