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國共有24,000多間公立學校,每間學校都有不同的收生標準(admissions criteria),這些收生標準,通常由學校或地方議會(local council)制定,以決定哪些孩子可以獲得入學機會,難以一概以論。
要注意,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程序不同,這篇文章只集中涵蓋英格蘭的學校。
整體而言,一般公立學校也是重視校網,也就是catchment area,如果申請人住在學校附近,就近入學,就會佔有優勢,這也導致名校附近的樓價昂貴的原因之一。
部分學校有兄姊政策(sibling policy),即申請入學幼兒的兄弟姊妹正在校就讀的話,將獲優先考慮;也有學校是採取一條龍,如果申請人是就讀於該學校的附屬小學,自然有一定優勢;亦有學校說明,如果父親或母親在該學校工作兩年或以上,其子女將被優先考慮。
深受家長歡迎的文法學校,屬於高度競爭學校,則是主要通過考試進入。至於教會學校,則主要取錄有特定宗教信仰的學生,通常需要牧師或神父的信件,以作證明。
如果幼兒有特殊學習需要,他們的教育、健康和護理計劃( Education, Health and Care,簡稱EHC)將為他們指定一間學校,而該學校必須為他們安排學位。
雖然接受國家資助的Academies和Free schools是獨立於地方政府(local authorities),但仍然需要遵守收生守則(admissions code)。 只是,他們可以自行決定收生標準,例如有少數學校指定其招生範圍以中產家庭地區為優先考慮。
最後,所有接受政府資助的學校,必須優先錄取受政府或社工照顧的幼兒,應該不適用於香港的家長。
最後不厭其煩再提一次,在選校前,家長需要注意個大前提:每間學校的收生標準均可能不同,,A學校有兄姊政策,不代表同一個校網內的B學校也有。文法學校亦然,部分學校純粹考慮學生入學考試成績,有些學校則會以考慮成績、與學校的距離來劃分不同等級,等級愈高愈有利,所以也會出現就算入學試考得好,但不在地方政府劃分的校網之中,而無法入讀文法學校的情況。
作者:Irene Lee
「Oh!爸媽」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