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欄|非建制入閘 顯中央無意「趕絕」泛民

2021-11-11 07:05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明天結束,就在提名期結束前數天,多名非建制派人士獲得提名「入閘」,包括循新界東南出選的前公民黨區議員蔡明禧、循港島東出選的沙中綫「吹哨者」潘焯鴻、循九龍西出選的前民協主席馮檢基,以及參選醫療衞生界的護協中央委員何崇漢等等,加上提名首天參選的譚香文等,這些非建制派候選人,明顯都有實力爭得議席,絕非只是「陪跑者」;他們在最後階段獲得「入閘提名」,顯示了中央的政治姿態,期望營造一個較為多元、並非「清一色」的議會。當然,最終這些非建制參選人能否勝選,還要視乎香港選民的選擇。

今次立法會選舉,是完善選舉制度後舉行的首個立法會選舉;其最大的特色,是設有提名制度,每個參選人,都需要獲得選委會五個組別各自最少兩個提名,即最少十個提名。而五個組別中,第五組別即全國人大、政協及全國性組織香港代表,被稱為「國家隊」,顧名思義,這個組別的選委,作出的提名必須要合符國家政策,而非只看個人喜好。就在提名期進入尾聲之際,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公開表明,他「一定會提名非建制派人士」。另一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更撰文,稱他本人和一些第五界別的選委,願意為一些非建制派人士提名。

建制私下不無微言

姚志勝表示,為非建制派的泛民人士提名,主要理由有三點:第一,落實中央有關「愛國者治港」不搞「清一色」的政策精神;第二,為一些非建制派人士提名不是認同被提名者的政見,主要是尊重他們所代表的聲音和民意,使選舉更具競爭性,更有代表性;第三,帶動各方面選民參與選舉,有利於新一屆立法會和特區政府產生之後做好凝聚人心、重新出發的工作。

姚志勝更直言,即使泛民在過去的「修例風波」及「黑色暴亂」中,整體上扮演了極壞的角色,產生了極壞的作用,但中央仍然沒有放棄泛民,還是給泛民機會和空間。他認為這些非建制派參選人,「作為建制派支持者以外市民的利益代表,進入立法會表達訴求,爭取利益,代表他們的選民監察政府、質詢官員,使香港的多元聲音和利益得到反映和照顧。這也是實現良政善治的需要。」

事實上,今次個別泛民參選人入閘,在建制圈子中亦惹來非議,提名譚香文的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更要為此在社交媒體中解畫;有政治利益牽涉的建制派,本來以為可盡攬全部議席,現時非建制參選人入閘,明顯減少他們的當選機會,私下亦不無微詞。現在中央政策已定,下一屆立法會是否有「多元」聲音,就要視乎選民的選擇。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大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