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立法會教育界選舉 五光十色新「遊戲」

2021-12-09 14:37

你能寫得出MIRROR成員的名字嗎?這成了社交群組過去一星期的熱議話題,事緣有教育界立法會選舉論壇以此測試候選人對社會話題的熟知程度,教育界中人對此測試評價各異,但如果以引起公眾關注的角度看,這個小「噱頭」無疑是成功的。

筆者身處的教育界有五名候選人,數目之多近屆少見,最近與教育界朋友聚會,除了互相寒暄和交換近況,還有「誰會跑出」的話題,大家各自發表高見。這五名候選人的背景,確如夏寶龍主任說的「五光十色」,年紀上有退休人士,也有年輕力壯者;職業上有中小學校長,也有辦教育者,涉及幼兒和學前教育、小學及中學等不同階段。作為選民,投票時可能出現「選擇困難症」,可謂處於「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的環境。

這是落實新選舉制度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候選人湧現了很多新面孔,不少都是有實力人士,當選後應該會為立法會帶來新氣象。教育界候選人的辯論,也明顯地出現了新氣象,不再是政治立場先行的簡單二分法,內容基本上都是實質教育議題,雖然仍有個別問題純政治性,例如「是否支持特首連任」等。教育是一個專業,很多事情不能靠政治表態去解決,也由於過往多年這種不當風氣流行,令香港教育存在很多具體不足,以至高層次的整體結構和全面而長遠的規劃等,相對落後於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

二○一九年社會動亂期間青少年學生犯罪問題,不能如辯論時那樣簡化為是否特赦的二分法,更不應再次淪為政治表態的選項。本質上這是教育專業,如同其他受誘惑而犯罪的青少年問題一樣,涉及價值觀、持守能力和法治精神等多方面的基本教育工作。筆者期望,作為一個專業,立法會教育界代表不能只聚焦爭取界別員工的利益,而更應有整體社會的角度。

筆者感到意外的是,香港一個小地方的立法會選舉,竟成了中美角力和國際政治議題,作為以香港為家的港人,我不想見到外部勢力無理詆毀即將出現的選舉結果,甚至刻意破壞由此產生的立法會的公信力。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

陳卓禧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2月2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原文標題為〈五光十色新「遊戲」〉。

 

延伸閱讀:

應用教育走向一條龍 港專校長陳卓禧:滿足行業和社會的人力需求
卓言絮語|讓青少年學懂令自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