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7º
  • 86%
  •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生於亂世,新人勝舊人

  說起年輕人,引出一個常見的爭論話題:究竟下一代,是更好?或更差?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因為歷史悠久,經歷超豐富,兩種說法也具備。

  看好的,是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看淡的,是每況愈下,一蟹不如一蟹。

  對照現實情況,兩種說法也有道理。由此得出結論:通常生於亂世,像上世紀的中國人,經歷過日本侵華、國共內戰、五十年代大躍進、六十年代文革等等……簡直是千錘百鍊,只要倒不下,死不了,必有所成。

  因為過程太慘酷,完全是超高難度求生試。現今香港父母擔心的是DSE,怕孩子承受壓力,簡直是小菜一碟。

  在大戰前後的時代,父母擔心的是活命、飢荒、逃難等等。孩子們有書讀、有一碗飽飯吃,已心滿意足。

  那些年,只要你運氣差一點點,走難慢一點點點,或身體不夠強壯,精神狀態不夠穩定,早已葬身於歷史的洪流。環境令人卑微、聰明、靈活,同時亦激發潛質:強悍、奮進、不認輸,於是才可以存活下來。

  他們的子女,即是戰後一代,西方社會稱為「Baby Boom」(嬰兒潮),數目眾多,因為大劫過後,初嘗生命的喜悅,於是多生多養,不介意一家八口一張 ,或一樓十八伙等等。

  雖然是太平生長,但是他們自幼見慣父母捱苦,生活樸素,價值觀接近,成長後,仍會努力改善生活,卻未至於腐化。

  俱是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的年輕人,承先啟後,茁壯成長,正是香港社會的黃金時代,亦是打造建設基礎的一代。可以說,他們真是青出於藍,新一代勝舊一代的實例。不止香港,你看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俱如是,曾經閃亮一時的「亞洲四小龍」,正是戰後崛起的這一代。

  各行各業,人才輩出。從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新加坡的李光耀、馬來西亞的郭鶴年等,俱是粒粒巨星。香港的六叔、誠哥、賭王、鄧爵士等等,亦是那個時代的奇葩,現今這世代,不易再出現這些人物了。文:康子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