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QR Code快速進入
【上醫治未病】 坐月多重要? 產後調理須知
「坐月」是中國人的文化,意思是產後一段時間須休息、調理身體,時間大約是一個月。在中醫角度認為,「坐月」時好好把握調理,可以令身體更快復元之外,更加可以延緩衰老。產後坐月常見病,有產後腹痛、便秘、產後盜汗、血暈、關節疼痛、產後抑鬱等等,可通過適當調理應對。文:張勇 圖:星島圖片庫 體質分型 人的體質一般分為熱性體質和寒性體質,產後媽媽須先判斷自己屬哪種體質,再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進行產後調理。
養生Buffet
四季調養修煉(五)
防寒過熱飲食致口腔癌?
今年冬季寒流接連來襲,不少人都盡量選擇喝熱飲或吃熱食來保暖。然而,過熱的飲食習慣可引發口腔病變這說法,近年備受關注,本地專家則認為當中還有其他高風險因素,同樣不可忽略。 易忽略其他因素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的煒(見圖)說:「中國人熱愛水滾茶靚的飲茶文化,即使是非寒冷天氣,熱飲文化一直盛行。飲料過熱或吃過熱的食物會否導致口腔癌或食道癌?這問題我間中會被問及。事實上,外國有些研究曾指兩者之間有關
中醫手法治落枕
不少人都試過落枕(瞓捩頸),即早上一覺醒來,突感頸部僵直疼痛,頸部無法自然轉動,甚至頭部僵直地歪向一側。患者只要輕微扭動頸部就會感到疼痛,嚴重者甚至疼痛感覺放射至肩背部或上肢一側,造成徹夜難眠。 「瞓捩頸」中「捩」指「扭、轉」的意思,因此可簡單理解為睡覺時扭傷了頸部。誘發此症原因除睡姿不良或遭風寒侵襲至肌肉緊張外,亦可能跟起牀時的轉翻身動作,導致頸椎小關節錯位,對頸部神經造成壓逼有關。而頸部肌肉
智選營吃發酵菜
坊間不少發酵菜都屬於發酵食物(Fermented Foods),例如韓式泡菜、德國酸菜及中式榨菜等,進食時能夠為人體提供不同的益菌。今期營養師介紹各種發酵菜,講解其健康益處,以及進食時的注意事項。 如何界定? 發酵菜這名稱相信大家比較陌生,如果改稱為「醃菜」,定必明白所謂何物,然而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兩者其實有少許分別,因為醃菜是指以醃料製作的菜,不代表一定有經長時間發酵過程而製
抗疫在家 足按好物
港人熱愛足底按摩,筆者亦是當中一員。未有疫情前,隔三差五來一趟按摩,出外旅遊也會上按摩店放鬆足部肌肉,現時防疫令下,唯有「自按」。近日市面新一代足按產品紛紛應市,而且尺寸愈見小巧,故特向專家請教足底按摩須注意事項。文:陳善映 部份圖片:星島圖片庫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陸國恒(Alex)說:「按摩是常見的紓緩及治療方法,用作緩解肌肉疲勞或疼痛、促進血液循環。都市人平日普遍運動量不足,再加上生活節奏緊
趁嫩生防自閉兒
近年科學家發現自閉症發病率愈來愈高,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報告指,自閉症二十年前每一千人只有一人患上,但現時最新數字是每九十一人便有一人患上自閉症。多年來科學家未找到主要原因。於二十年前一個基因研究國際會議上,香港專家分享本港經驗,自閉症子女的父親年紀都比較年長。大家都不以為意,但其後仔細分析自閉症與父親生育年齡的關係,男性生育年齡大,便會提高子女患自閉症的風險。二十年前父母的生育年齡平均只有
中醫藥療效佳 治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指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反復出現的陣發性劇烈疼痛、感覺缺失和運動傳導障礙,多數於四十歲後起病,女性多於男性。 右側三叉神經痛者比左側者為多,95%的患者為三叉神經第二、三支受累。本病具有突然性、短暫性、周期性發作的特點,病程較長,病情頑固,且反復發作,自瘉者極少。 本病屬於中醫學的「頭風」、「面痛」範疇。《醫學綱目》記載指,「王憂正,患鼻額間痛,忽一日連口唇頰車,髮際皆痛
【上醫治未病】 屁股大好生養? 中醫破解迷思
在生育問題上,坊間不時會聽到一些傳聞,例如指女人屁股大好生養、男人穿緊身褲會令精子質量下降云云,今期中醫繼續為你解說。文:張勇 圖:星島圖片庫傳聞一:屁股大的女人好生養、生產時較順利 孕婦能否順利分娩,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骨盆的結構和大小。而屁股比較大或下半身比較闊的女性,並不一定是骨盆大,只是身體的脂肪比較多,反而容易造成妊娠高血壓、難產、胎兒體重過重等。‧不應過胖:肥胖的
四季調養修煉(四)
及至夏季時,心氣旺盛,肺氣衰弱,就要吃辛味的食物來保養肺氣,例如五穀類的黃黍、五果類的桃子、五畜類的雞肉、蔬菜類的 等都是味辛。同樣應清心寡欲,不過度歡喜,因歡喜過度容易傷心。修行打坐時要清靜避免火熱之氣,因心氣亢盛多表現為火熱之證。在一日的時辰,就從午時開始行小周天。一日中化生的元氣,由心臟之氣傳送,此時應斷絕塵念,在家靜坐修行來養心。十天就可看到修煉的功效——百脈之氣通順。 每當四季之
減口腔細菌保命
餐後三十分鐘刷牙 何俊傑牙科醫生說:「正確習慣是每次進食後都要清潔牙齒,但絕對不是立即刷牙,進食後,口腔中的細菌會與食物殘渣進行化學作用而產生酸性,如果此時立即刷牙,口腔酸性會對琺瑯質造成更大的破壞,所以進食後應先用清水漱口,約三十分鐘後才刷牙,又或者可選用牙 先清潔牙縫中食物殘渣。刷牙亦不可過度用力,否則對牙齒、牙齦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嚴重時可導致牙齦萎縮及刷蝕牙齒表面,導致牙齒敏感,更甚者可
中醫根治痛風
痛風是現代人常見的病,隨大眾飲食日漸豐盛,痛風的人口正持續增加,發病的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病人形容痛風發作時會「痛到叫救命」,發炎的關節會有很明顯的紅腫、發熱,腳一碰到地更是痛到眼淚都飆出來了,寸步難行。 中醫認為,長期飲食習慣錯誤,例如過食肥甘厚味,或暴飲暴食,會損傷脾胃,令身體代謝出現問題,影響氣血循環,導致有「痰濕瘀毒」積聚在關節而發生紅腫熱痛,形成痛風。當中以港人天冷最愛吃的火鍋為
全日英式早餐 高脂超標陷阱
一日之計在於晨,豐富有營養的早餐能夠提供飽足感,有助加快新陳代謝,不少人在假期的早上,或會選擇享受一份「全日英式早餐」(All Day Breakfast),但它含高飽和脂肪、鈉質和卡路里,到底我們可以怎樣健康地進食全日英式早餐?高卡路里及脂肪 一份傳統的全日英式早餐,通常有兩塊煙肉、兩條香腸、兩隻煎蛋、兩塊多士、茄汁豆、番茄、蘑菇和黑布丁(Black Pudding),部分更會加
親子抗疫好心情
疫情肆虐,精靈的新世代孩子,或多或少都感受到成人世界的憂戚。筆者的家長輩好友都指,近期小孩子情緒波動大,有些更出現倒退行為,變得更為黏人。教育心理學家指,家長先身教後言教,可培養孩子不羞於表達所想,改善情緒健康。文:曾蔚淇 部份圖片:星島圖片庫 筆者翻查過一些關於港童壓力的調查,指數居高不下,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教育心理學家劉佩兒坦言,「小朋友和成人的情緒受困表現大致相同,例如
緊張致腸胃焦慮
最近遇到不少病人經常腸胃不適、肚痛及腹瀉,生活十分不便。若然工作繁忙、食無定時、精神緊張,情況更加嚴重!家庭科及腸胃專科醫生常常遇見不明原因的腸胃不適個案,檢查也找不到異樣,可能是腸胃特別敏感,所以名為「腸易激綜合症」或「腸胃焦慮症」。 A同學兩年前開始肚痛和腹瀉,一直找不到治療方法。原來她兩年前去了菲濟群島兩個月交流活動。菲濟群島經常飲用「米奶」,一種用稻米釀造的植物奶,含有豐富益生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