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6º
  • 72%
  •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中、老年高危群 糖尿病治本防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組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病,其基本病理、生理是絕對或相對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謝紊亂,其特徵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島素釋放檢測異常。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患病率隨年齡而增長,自四十五歲後明顯上升,至六十歲達高峰,男女患病率相若。

屬中醫消渴範疇
  臨 早期無症狀,至症狀期才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狀,久病者常伴發心血管、腎、眼及神經等病變,嚴重病例或應激時可發生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脅生命,常易併發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結核等。中醫學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消渴」、「消癉」的記載,症狀描述與本病極為相似。宋代醫家根據症情的側重不同提出了上、中、下三消,並提出「甘食肥美,易患消渴」、「情緒緊張,引起消癉」的見解。本病屬於中醫「消渴」範疇,治療以清熱生津、益氣養陰為主,治療目的在於降低過高的血糖,糾正代謝紊亂,促進胰島素細胞功能恢復,並應注意防治併發症。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素體陰虛、嗜食肥甘、情志失調等因素密切相關,其病理為陰虛燥熱、消灼津液,若肺陰被劫則多飲煩渴,發為上消;胃陰乾涸,則多食消瘦,發為中消;腎陰虧耗,則多尿頻數,發為下消。臨 雖有上、中、下三消之分,究其根本在於腎陰不足,若病程遷延日久,陰損及陽,則導致腎陰、腎陽兩虧。

青少年多屬急症
  此症臨 表現主要為尿多頻數、口渴多飲、消谷善飢、肢體乏力、頭昏嗜睡、關節痠痛、皮膚乾燥或瘙癢、視力障礙、性欲減退等。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多發於青少年,起病較急,病情較重,「三多一少」症狀明顯或嚴重,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多發生於四十歲以上成人或老年人,較多病人體形肥胖,起病緩慢,症情較輕,甚至無明顯自覺症狀,僅在檢查尿糖或出現併發症後就醫時發現。一般而言,空腹時正常血糖值是4至7mmoI/L,餐後兩小時血糖值則為8至10mmoI/L,但每個人血糖指標不同,須由醫生按個別病情作出診斷。

分別按證型施治
‧肺熱津傷證(上消)
症狀:煩渴多飲,咽乾燥熱,食量稍增,小便較頻,舌紅而燥,苔薄黃少津,脈細滑數。
治則:清熱生津,養陰止渴。
方藥:消渴方加減。
針灸處方:胰俞、肺俞、心俞、太淵、少府。酌情選配少商、魚際、膈俞、金津、玉液。
穴方簡釋:胰俞為經外奇穴,有調節胰腺功能的作用,為治療上、中、下三消的驗穴和效穴;取肺俞、太淵以養肺陰、清燥熱;瀉心俞、少府以清心瀉火;膈俞,近肺臟,為血會,針之以養血生津;配少商、魚際可清肺熱、利咽喉;金津、玉液點刺出血,則可生津止渴。

‧胃燥陰傷證(中消)
症狀:消谷善饑,胃脘嘈雜,形體消瘦,口渴欲飲,小便頻數,舌紅,苔黃燥,脈細滑數。
治則:清胃瀉火養陰。
方藥:玉女煎加減。
針灸處方:胰俞、脾俞、胃俞、三陰交、內庭。酌情選配足三里、中脘、內關。
穴方簡釋:胰俞為治消渴的要穴;補脾俞、三陰交以健脾助運布津;瀉胃俞、內庭以清胃瀉火救陰;配足三里,取其調脾胃氣機之功;配胃募中脘和溝通陰維脈之內關,以和胃清燥而除嘈雜。

‧腎虛精虧證(下消)
症狀:小便頻數量多,味甘如脂膏,心煩多飲,頭暈目糊,腰背痠軟,舌質紅,苔少,脈細數。若久病陰損及陽而陰陽兩虧,則兼見面色黧黑,畏寒肢冷,尿量特多或飲一溲一,男子陽萎不育,女子月經不調,舌淡,苔自,脈沉細。
治則:滋陰補腎固精。
方藥:六味地黃丸加減。
針灸處方:胰俞、腎俞、肝俞、太溪、太衝。酌情選配復溜、水泉、命門、氣海。
穴方簡釋:胰俞,為消渴之要穴;補腎俞、太溪以滋陰補腎;瀉肝俞、太衝以平降肝火、清利頭目;配復溜、水泉以攝納腎氣加強固精的作用。腎陽虧虛,加灸氣海、命門,益氣以固下元。

  針灸能夠控制和調節血糖水平,主要因為通過調節胰島素分子水平,並使胰島素分泌反應提前,以及調整中樞神經系統對胰島素的重新控制來起作用,其中針刺後的胰島素靶細胞受體功能(即受體最大結合量與最大親和力)增強,可能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控制飲食及運動
  一般來說,輕中型病人比重型病人療效好。肥胖、中等體形患者的療效遠較消瘦型者為高。針感強烈者的療效優於針感遲鈍者,對口服降糖藥長期依賴者,針灸治療效果較差。對於胰島素依賴性患者,針灸治療降糖不顯著,須配合胰島素等藥進行綜合治療。在針藥結合治療糖尿病的同時,尚須配合控制飲食,並適當增加運動鍛煉,參加適當的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可促進糖分的利用,減輕胰臟負擔,但須避免過度疲勞和進行緊張的體育比賽。

  文:張勇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配合飲食及運動鍛煉有利調控血糖水平。

●針灸有效改善胰島素分泌。
上醫堂創辦人 張勇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