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0º
  • 78%
  •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長期抗疫衍生焦慮 積極應對避免惡化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半年,香港人早已出現抗疫疲勞,甚至飽受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對自身及防疫均帶來負面影響。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近半年因應疫情而求助的個案有所增加,主要與持續出現焦慮與抑鬱徵狀有關,若然沒有適當治療,恐會演變成焦慮症或創傷後遺症等情緒疾病,呼籲患者盡早求醫,避免病情惡化。
  雖然近日疫情稍有緩和跡象,但是長期抗疫早已令不少香港人身心俱疲,在家工作及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更是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精神科專科蕭宏展醫生指出,人需要正常的社交生活,透過人與人接觸調整心情及排解壓力,無奈近月因疫情關係而需要減少外出,難免對情緒有所影響。
減少社交 孤單情緒浮現
  蕭醫生引述美國的研究指出,當人長期處於孤單或被孤立的狀態,容易衍生負面情緒,並會造成吸煙及酗酒等不良習慣,英年早逝的比率亦會較高。他說︰「當人被寂寞困擾,會誘發失眠及集中力下降等病徵,長遠甚至會併發焦慮及抑鬱症狀,影響內分泌及心肺功能。」
  另一個在疫情期間困擾香港人的,就是源源不絕的抗疫資訊,孰真孰假,難以辨證。蕭醫生認為,面對大量轉發新聞,必須加以查證,盡量遠離非官方或非正式的新聞渠道,一旦誤信虛假資訊,只會加重心理負擔及負面情緒,甚至會產生類似創傷後遺症的焦慮徵狀,腦海中不停浮現疫情的畫面,令人對疫情產生更大恐懼。
抗疫疲勞 影響身心受創
  事實上,有外國研究就引證,疫情令人產生無法抵禦的焦慮感,深深影響着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蕭醫生指出,隨着新冠肺炎爆發,意大利約有三成人在過去半年出現焦慮、睡眠不足、怠倦及體重下降等徵狀,並持續兩星期以上,當中甚至有3%人會惡化成創傷後遺症,對疫情抱有過度驚恐及逃避的心態,故此患者應在病情未惡化前盡早求診。
  根據過去半年臨牀經驗,蕭醫生表示,與疫情有關的情緒困擾個案確實有所增加︰「他們未必是百分百符合焦慮症或創傷後遺症的診斷標準,但至少會有兩至三個相關病徵,生活受到若干程度困擾,如果不及早介入,就會演變成情緒病,治療就更見困難。」
藥物治療 調節腦內分泌
  針對這些求助個案,醫生會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緩解患者的焦慮及抑鬱症狀。蕭醫生說,血清素調節劑有助改善情緒系統,使腦細胞恢復化學平衡,令情緒回復正常。心理治療則能解開患者的心結,讓患者正視及面對焦慮背後的原因,從而減低心理負擔。
  除了傳統的藥物與心理治療組合,蕭醫生指情緒病患者亦可接受「穿顱滋刺激法」(rTMS)改善病情。他介紹說,透過儀器發出磁力刺激腦中特定的小區域,磁場可以透過頭骨,在腦前額引發少量電流,刺激區域內的腦細胞,從而調節腦內神經物質的活動,令病人情緒回復正常。他補充,這種療法經證實有效治療抑鬱症及焦慮症,副作用較少,屬於相對安全的無創治療。
適量運動 回復正面思想
  蕭醫生認為,若然情緒持續受到困擾,必須及早找出原因及求診,日常生活中亦可透過小細節平衡情緒︰「最重要是不能單獨面對,找家人及朋友傾訴,說出內心所想;例如寫下日記,記下各樣事情,也能抒發內心情感。若然感到過度緊張,可以嘗試深呼吸,調節呼氣密度,放鬆心情及肌肉,種種方法都有莫大幫助。」
  蕭醫生又鼓勵抗疫期間多做運動,排解生活壓力。他引述研究指出,兩組研究對象分別每星期進行5小時及1小時的帶氧運動,結果發現,5小時運動群組患有焦慮及抑鬱徵狀的比率較少,身心情緒也較為正面︰「如果經常失眠或坐立不安,嘗試先放鬆身體,在家中做些伸展運動,情況許可的話也可以到戶外散步,對情緒會有積極作用。」蕭宏展醫生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蕭宏展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