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8º
  • 80%
  •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暈眩至站不穩

耳水不平衡發作,可出現天旋地轉式暈眩,令患者站也不穩,有時更會作嘔、冒汗和耳鳴,大部份人接受利尿藥、止暈、止嘔等西藥後可改善,然而停用西藥後則會再發作。故常有患者詢問能否改用中藥根治。
  耳水不平衡屬中醫「眩暈」範圍,眩即眼花,暈是頭暈,二者常同時並現。眩暈病在清竅,與肝、腎、脾三臟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治病必要求「因」,常見引發眩暈主因有三。一為精神因素:因長期精神緊張,或惱怒憂思,使肝氣內鬱而化火,火氣上逆則出現眩暈、頭痛、煩躁易怒等症。二為飲食不節:因飲食太肥膩或飲酒過度,損傷脾胃,而致痰濕內生,影響氣血循環,出現眩暈、頭重、胸悶等症。三為身體勞損虛弱:由於休息不足、大病過後或年老腎虧,腎陰不足,肝失所養,內風易動,則症見眩暈頭痛、疲乏、煩熱。
  中醫治眩暈又分發作期和緩解期,不同階段有不同治療方法。常用治眩暈的中醫名方如半夏白術天麻湯、澤瀉湯、真武湯等,療效顯著,一般能在5至7天內起止暈止嘔功效。緩解期時,有六味地黃丸、歸脾湯、耳聾左慈丸等名方助改善體質,鞏固療效。但因眩暈的病因病機多變,故臨牀中要抓住病理機制的關鍵才能對證下藥,徹底根治。患者亦須調節心情,忌易怒及過份憂慮。脾胃濕重者宜戒食肥膩及寒涼食物。平素身體虛弱者則宜爭取休息,避免過勞。

曾覺知中醫師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