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7º
  • 83%
  •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健康有營|望而知之謂之神 做人要識睇人面色

「有諸內,必形諸外」,意思是指內在臟腑的變化會反映在體表,例如面色好壞能反映身體氣血運行情況,氣血不通自然會面色難看。看一個人的面部,不單是看到容貌的美醜,更可探知身體的健康情況。中醫講「望聞問切」,醫師在「望」的過程中,透過觀察病人的面部顏色(色調的變化)和光澤(明度的變化),即可有助判斷患者身體情況。這正是中醫所說的「望而知之謂之神」。
  健康的面色都應為光澤明亮及隱隱透現紅色,概括為「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是氣血充盈、精氣滿溢的表現。相反,如果面色呈現晦暗、枯萎的色調,就屬於病色了。中醫把病色分為白、黃、紅、青、黑5種。五色配屬五臟,白屬肺,黃屬脾,紅屬心,青屬肝,黑屬腎。面色白,多見於虛證、寒證病人。氣血虛弱或陰寒內盛,氣血不能上充於面部脈絡而見面色淡白。面色黃,多見於脾虛、濕證。黃色五行屬土,為脾之色,脾虛運化水濕失常,往往出現濕證。脾病則其色外露,可見面色黃。面色紅,多見於熱證病人,熱盛則面部脈絡擴張,氣血充盈而致面色紅赤。青色屬木屬肝,面色青多見於寒證、痛證、氣滯血瘀、驚風等病證。寒性凝滯、劇烈疼痛時氣血不通,面部脈絡血行阻滯則見面色青。黑色屬水,與腎相配,故面色黑可反映腎虛、水飲、血瘀等病證。
  望面色不僅是診斷疾病的方法,也可預測疾病的發展。如果面色轉差表示病情惡化;相反地,面色轉好代表病情好轉,體內氣血改善。學懂如何「睇面色做人」,則能有效了解和掌握自己最新的身體狀況,在養生道路上事半功倍。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