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專家助慢性疾病病童及家長 同步調適心靈健康

更新時間:03:00 2022-01-18
發佈時間:03:00 2022-01-18

  兒童若確診慢性疾病,有機會影響一生,可能終身都要服藥、定期接受治療如打針等。由確診到往後治病的過程,對病童及其父母都可能會引起一些負面情緒,影響心理健康。今期臨牀心理學家為大家解釋,如子女在幼童階段已確診慢性疾病,家長應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以及如何與病童一起在對抗疾病和維持日常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子女如在幼童階段確診如糖尿病、地中海貧血症等慢性疾病時,父母的情緒難免會受到衝擊,惟須盡快疏理情緒,盡量抱持正面及樂觀態度,沉着應對,對病童的成長及保持病情穩定而言有幫助。
  養和醫院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說:「雖然父母對子女患病可能會有內疚、自責等負面情緒反應,但父母需要接受這無法逆轉的客觀事實,不應長期讓自己沉溺於負面情緒中。當子女確診慢性疾病後,父母應認識更多有關於自己和子女將來要面對的挑戰,要做甚麼事情配合療程,力求減低病患可能對子女及家人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當孩童確診慢性疾病時,父母一般比病童更難接受,有機會有不同情緒問題。這類父母出現焦慮症、抑鬱症等情緒病的風險會較其他父母高出約三分之一,因此病童父母如發現自己開始出現情緒問題,應及早向身邊的人,以至專業人士尋求協助,盡量避免或減低情緒問題影響自己的身體情況及子女的療程。
  父母得知子女患病時,很容易聯想到子女將來發揮個人能力會有所局限,或疾病會為子女的未來帶來困難,因而出現負面情緒,但其實只要父母及早處理得宜,病童的日常生活未必有大影響。馮博士說:「病童年幼時一般不會對所患疾病有充分認知,父母如能夠將服藥、打針、抽血、特殊飲食等必須注意事項,『植入』到病童的生活習慣中,病童久而久之對這些事項習以為常,並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長大後在社交中發現其他人不像自己般,亦會因早已習慣而不會質疑自己。因此及早將特別生活細節養成習慣,有助病童及早適應。」 
  子女確診慢性疾病後,父母不應只關注子女所患的疾病,應明白病患以外,子女的生活中尚有不少與常人無異,甚至比常人更出色的部分。父母與子女在治療過程中,應抱持正面態度和應對方針,盡力協助其成長,積極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優點和潛能,令他們更有自信,亦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避免他們養成一個「我是病人」的自我形象,否則病童長大後只會倚賴,不懂照顧自己,只懂自怨自艾,而未能掌握與慢性病共存一生的要訣。
  兒童在面對自己患病時,思考的問題遠比成年人簡單。在與疾病共存一段日子後,甚至可從中發掘所患慢性疾病對自己帶來的正面影響。
  馮博士說:「事實上有不少患有慢性疾病的病童,在療程期間有不一樣的經歷,例如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父母都會比一般的父母更關注病童的情況,病童一般更容易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與付出,家庭關係更融洽。此外,曾經有病童指出自小已是醫院的常客,經常與醫護人員接觸,令他們學會更多醫學常識,亦明白到醫護工作的意義,所以希望長大後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名醫護人員,增加了他們用功學習的動力。」
  不少醫院會為患有慢性疾病的病童提供支援,成立「互助小組」,讓病童在小組中認識處境相似的病友,使彼此可以交流,以及在抗病途上互相支持。馮博士補充,這種做法令病童在漫長的抗病路上,明白自己並不孤單,而且能擴闊社交圈子,更容易在同儕的互相影響、支持及鼓勵下,可樂觀和正面地應對病情。
  病童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因身邊的人對病情缺乏了解,而無心說出的話受到傷害,甚至是遭受言語侵犯、欺凌而衍生負面情緒。
  馮博士說:「父母應在病童自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時開始,培養他們正確的觀念,認識到患病並非自己的錯,毋須因而感到介懷。其他人對病童所做的不當行為,大部分源於對病患缺乏了解而起,因此父母應在日常生活中,向病童教導對病情的正面觀念,例如這些慢性疾病屬先天問題,病童毋須過度隱瞞自己所患的疾病,要學懂疏理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其他人的言語暴力或欺凌時,可以一笑置之,毋須過於介懷他人因誤解而作出的不當行為。」
  父母在病童已屆就學年齡時,需要多與校方溝通,讓其了解病童情況,方便老師配合病童在校時需要進行的調適,例如校方了解病童的特殊飲食需要後,用膳選擇或時間可得到更好的配合。老師亦可以充當指導角色,讓病童身邊的同學,多了解病童因治療而作出的行為,並非奇怪舉措,減少病童在上學期間被身邊同學因誤解而受傷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