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心理健康故事書  親子認識兒童焦慮

Headlife
更新時間:16:26 2022-01-25
發佈時間:16:16 2022-01-25

焦慮在世界各地非常普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每十三人便有一人患上焦慮症,事實上,每個人都曾感到憂慮或壓力,惟這些情緒屬於重要的生存反應,因為這會身體發出警告訊號,提醒周遭可能出現不利的事情,然而如果擔憂、壓力或恐懼揮之不去,反而變得強烈,甚至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就有可能是出現焦慮的徵兆。

焦慮症又會因各種因素,出現適應焦慮、社交焦慮、健康焦慮等不同的焦慮問題,如適應焦慮,可能是因經歷截然不同的事件和環境所帶來的變化和壓力所引致,如病後康復、移民面對新的環境及文化,離婚或分手導致關係轉變,面對成為父母的新角色等等,都可引致焦慮,此時有可能感到苦惱、緊張、恐懼或擔憂,或是出現空虛、悲傷或不再享受過去喜歡的事情,甚至是抑鬱情緒,無故哭泣、食慾不振、難以睡眠及失去集中力、逃避社會接觸等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成人或幼童,均有機會出現這種心理健康情況,特別是小朋友,在各個成長階段經歷都可能感到擔憂及壓力,為協助家長與孩子應對焦慮,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推出了一套三冊的兒童心理健康故事書《阿諾成長日記》,藉六歲男孩阿諾在不同成長階段面對的情況,解構孩子情緒轉變。故事書由無國界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協助撰寫及製作,分別探討三種常見的兒童焦慮,包括因升讀小一的轉變而出現社交焦慮;面對妹妹出生及因身份轉變而出現適應焦慮;看到有關疾病新聞後擔憂染病死亡而出現的健康焦慮,故事書設中文及英文版本,每冊故事書均向父母闡述每種兒童焦慮的症狀和應對技巧,並設有「親子時間」部份的遊戲及活動,全套電子版均可在無國界醫生網站免費下載,家長若想讀懂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而給予他們適當輔導,不妨下載細閱。

網頁:howareyou.msf.hk/anxiety/

《我生病了》內容談及因擔憂染病和死亡而出現健康焦慮症狀。
《我生病了》內容談及因擔憂染病和死亡而出現健康焦慮症狀。
《第一天上學》則講述主角擔憂同學負面看待而出現社交焦慮。
《第一天上學》則講述主角擔憂同學負面看待而出現社交焦慮。
包括《我不想做哥哥》等無國界醫生製作的童畫書,均可免費下載。
包括《我不想做哥哥》等無國界醫生製作的童畫書,均可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