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女子20年來食飯胃痛 滿肚膽石險患癌揭2習慣惹禍

更新時間:19:11 2022-12-01
發佈時間:19:11 2022-12-01

飯後胃痛可能是消化不良,稍作休息很快便可恢復,但如長期進食後都感到胃痛,就可能是膽囊出事。台灣一名30多歲女子長期飯後感到胃痛,入院檢查後發現其腹部有大量膽石,經開刀清除後驚見膽囊經過結石長期摩擦,已慢性發炎至出現癌化現象。

胃痛20年險變膽囊癌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台灣一名女子由高中至今,每次飯後都會胃痛,已持續20年,近日因此事到醫院求醫。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醫生安排該女子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結果發現胃痛成因是,腹部堆積的膽石引致慢性發炎,導致疼痛。朱光恩表示,女子的慢性發炎已惡化至出現癌化現象,如未及時處理,就會演變成膽囊癌。

朱光恩表示,有近7至8成的膽石病人是無症狀的,通常要進行超聲波檢查才會發現。他表示,若長期無症狀,進食後亦不覺疼痛,就不必急於做手術取出膽石,但要有「某天可能急性發作」的心理準備。

一進食就胃痛或患膽石

朱醫生又指,膽石患者症狀分為2種:嚴重的急性發炎、症狀輕微的慢性發炎。急性發炎常見成因是「大吃大喝」,因為膽汁是用於消化油脂的消化液。若進食大量高脂食物,膽囊會努力收縮、排出大量膽汁,但原本有膽石問題的人士,此時膽囊可能會不勝負荷,出現發炎反應。

朱醫生提醒,若一吃飯就腹痛,可能是患上膽石。他解釋,當人進食時,膽囊就會反射性地收縮,若恰巧碰到膽石,就可能感到輕微疼痛,並導致膽汁分泌異常、消化不良,出現腹脹、打嗝、放屁等症狀。

5大因素增患膽石風險

朱光恩醫生指出,有5大因素會增加患上膽結石的風險,其中可分為3個生理因素和2個行為因素:

朱光恩建議,有規律地做運動、多喝水、進行低糖低油高纖飲食、定時吃飯,都是預防膽石的關鍵。因為多喝水和定時吃飯可避免膽汁黏稠,低油低糖飲食和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促進新陳代謝,高纖飲食則有助於排除多餘的油脂,而患有地中海型貧血人士或有膽石家族病史的人更必須認真地執行。

同場加映:常常不吃早餐易有膽石

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消化內科主任張姮醫生表示,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患膽結石,因為身體在晚上會分泌膽汁儲存在膽囊,當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餐後,膽汁便會釋放出去;如果早上不吃早餐,膽汁會在膽囊裡越來越濃稠,易形成結石。部分膽結石患者會出現膽絞痛、上腹隱痛症狀,但也有很多患者沒有症狀,在體檢或手術時才能發現。另外,有些小結石可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總管內,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會危及生命。

她又提出預防膽結石的方法:

空肚時間過長同樣會生膽石

根據「港安醫院」網站資料顯示,膽石一般被認為與膽汁的濃度失衡和膽囊的收縮問題有關。例子如下:膽石屬於膽固醇結石類別,是由於膽汁內所含的膽固醇過多,令膽固醇沉澱,形成結石。色素性結石類別的膽石,則常見於因溶血性疾病或膽道感染,令膽汁中的非結合性膽紅素增加而容易結石。

另外,有研究發現肥胖人士及長期高脂飲食者,或可能因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而容易患膽石。亦有指急速減磅,會令肝臟生產額外的膽固醇進入膽汁,也可能令膽汁中的膽固醇增多而提升生膽石風險。至於長期食無定時或過度節食,或會因空腹時間過長(如長達12小時),而影響膽囊分泌膽汁消化時的收縮規律,亦容易導致膽汁內的膽固醇有可能沉澱而積聚成石。

膽石高危一族

根據「港安醫院」網站資料,以下5類人士屬於膽石高危族群:

患膽石後一定要治療?

治療膽石的唯一方法是切除膽囊。現在切除膽囊多以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若膽囊發炎嚴重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進行微創手術,便會改用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有文獻指上保留膽囊只取出膽石的復發率高,並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如膽石未有引起疼痛或併發症,大致可予以保守性治療,但如出現以下情況,就必須立即求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