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誰說風景畫過時了|夢遊世界

更新時間:03:00 2022-05-12
發佈時間:03:00 2022-05-12
康斯特勃和梵高等名家的風景畫作同場展出,呈示風景畫的傳承與變遷。
康斯特勃和梵高等名家的風景畫作同場展出,呈示風景畫的傳承與變遷。

 

  對很多人來說,疫情期間宅居家中是無奈之舉,而著名英國畫家大衞.霍克尼(David Hockney)卻樂觀以待。在抽象藝術風格和樣式不斷翻新的當下,霍克尼一直以創作寫實風景畫為主,只是描畫的對象和使用的物料不斷創新。疫情蔓延的這兩年多,霍克尼大部分時間住在鄉間,用iPad作畫,將鄉間小屋窗外的風景和室內的靜物收入畫中,色彩繽紛生動,給疫情之下焦慮不安的人們以溫暖、以慰藉。
  「疫情無法取消春天。」霍克尼的這句話,與他的一系列以春天為主題的畫作,成為疫下帶給人們最多感動的藝術創作之一。其實霍克尼早在十多年前已描畫以春之草木為主題的風景畫作,如今,他創作於2007年至2008年的代表作《蒂克森代爾附近的三棵樹》,正在德國柏林國立博物館(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展出。展覽取名《對話中的風景》(《Landscapes in Dialogue》),亦同場展出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1776年至1837年)與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至1890年)等前輩名家的名作,呈示風景畫這繪畫樣式的傳承及流轉遷變。《蒂克森代爾附近的三棵樹》系列畫作,場景相似,唯季節不同,帶領觀者從春入夏,再入深秋,讓人想到莫奈的乾草堆系列。觀者於展廳中行走,宛若經歷一場綿延四季的旅行。
  或許有人會問:豐富多元的當代藝術世界中,新思潮不斷湧現,畫家為何還要創作、觀者為何還願意欣賞看似「傳統」的寫實風景畫?但當我們看過霍克尼等名家的風景畫後,上述疑惑便不難解答:畫布上,哪怕再寫實的風景,其背後,都有畫家本人的心境和創想,各有各風格。梵高筆下灼熱到近乎瘋狂的風景,康斯特勃平靜恬淡的鄉間風光,還有霍克尼綠意盎然的草木畫作,都極富個性特色,讓人過目難忘。換言之,傳統風景畫作也完全可以另闢蹊徑,而先鋒抽象藝術也無法免於落入俗套的風險,全看創作者本人是否能跳脫樣式與風格的固限,開拓新意。
  「過時」的從來不是「風景畫」,而是人們的慣性與成見。
文:李夢  圖: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