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美國人在巴黎|夢遊世界

更新時間:03:00 2022-05-26
發佈時間:03:00 2022-05-26

  法國巴黎龐比度中心(Centre Pompidou)正在為美國藝術家雪莉.賈菲(Shirley Jaffe,1923年至2016年)舉辦一場回顧展。展覽取名《An American Woman in Paris》,頗能概括這位女藝術家一生的創作及生活軌迹。
  美國作曲家歌舒詠(George Gershwin)於1928年到訪巴黎,癡迷於花都的繽紛聲色,創作管弦樂交響詩《美國人在巴黎》,以流麗樂音回應巴黎之浪漫生動。二十一年後,另一位美國人雪莉.賈菲前往巴黎,同樣被這座城市多元包容又自在不羈的藝術氣質吸引,甚至將異鄉認作故鄉,此後六十多年一直在巴黎生活,直到九十三歲高齡去世。
  賈菲的畫,一望即知深受野獸派和抽象表現主義影響。野獸派由馬蒂斯引領,發源自巴黎,熱潮雖短,卻在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史扮演重要角色。抽象表現主義在二戰後興起於紐約,以濃烈鮮艷的色彩直白表達情緒,後來綿延至歐洲,同樣是我們談論現代藝術時無法回避的議題。賈菲將野獸派的色彩與抽象表現主義的構圖結合在一起,形成法式與美式融合,且頗具個人特色的創作風格,也是藝術全球化語境中可資探討及借鑒的案例之一。

賈菲的作品深受馬蒂斯影響。
賈菲的作品深受馬蒂斯影響。

 

  馬蒂斯的擁躉,恐怕很難不愛屋及烏喜歡上賈菲的畫作。今次在龐比度中心展出的不少抽象畫作,不論圖像排布或色彩呈現,均讓觀者第一時間想到馬蒂斯晚年創作的那些剪紙作品,天真爛漫,奔放生動,不拘小節。綫條與色彩的流轉中,盡現畫家對於生活的愛與熱忱。藝術之於賈菲,不為尋求形而上哲思疑惑的答解,不為拷問、抨擊或質疑社會的種種不公和不平,而只是情緒與心境再自然不過的流淌與抒發。她將平常日子的陰晴雨晦都放入畫中,配以好奇,以及豐盈的想像,呈現日常的美與歡愉。
  馬蒂斯之外,俄羅斯畫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或許也是賈菲的靈感之源,這位抽象表現主義的擁躉一直強調「通感」的魅力,嘗試尋找音樂和繪畫的相通與互動,而對於賈菲而言,探求不同媒介的關聯,同樣足以啟發她的創作。賈菲畫中的音樂性是迷人的,足以吸引觀者駐足,甚至下意識地哼唱起來。她畫中的色彩與樂音,以及由此而生的動人與歡愉,讓賈菲的作品在歷經衆多藝術風格更迭與時光流轉後,仍讓人念念不忘。
文:李夢  圖:Centre Pompid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