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業 – 音無形 海無狀|此中真意

更新時間:03:00 2022-05-26
發佈時間:03:00 2022-05-26

  別了三、四個月,重回尖沙嘴香港文化中心。老地方,未變。台上台下,人面依舊,有我熟悉的樂手,也有恍如隔世的樂迷朋友。當音樂廳的大燈光調暗下來,現場的音樂徐徐升起,聽在當下,失而復得的精神生活養分,彌足珍貴。當這個世界完全不似預期,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捉緊當下,追求鍾愛的人與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由外國遠道來港指揮的Taavi Oramo,本身是一名男高音,身兼二職,既領導香港管弦樂團演奏,又在音樂會上獻唱。Megan Sterling為駐團的長笛家,我一向喜歡聽她的長笛吹奏,也愛看她長髮飄飄投入的表演。于丹曾在國際豎琴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首位華人奪得最高殊榮的金獎,這一晚,有幸首次聽她彈奏晶瑩剔透的豎琴之音。
  香港管弦樂團這一場疫後的現場音樂會,以「聽海歌唱」為主題,曲目中有多首描寫海韻或海洋生物的樂章。Jean Sibelius的《海神的女兒》,是他乘船遠航赴美前所創作,海上旅程見識過汪洋的遼闊風光,他受到啟發,修改了樂章。弦樂群奏低迴的起首,就令人聯想起芬蘭冰天雪地的北國氛圍。長笛吹出靈巧舞動的旋律,或許代表傳說中的水中仙女。滾滾流動的豎琴,儼如急湍之水流……以音樂的無形多變,來形容大海瞬息萬變之特性,陸續有來。

于丹以豎琴彈奏出晶瑩剔透之音。
于丹以豎琴彈奏出晶瑩剔透之音。

 

  武滿徹的《向海II》、John Williams的《大白鯊》組曲、Claude Debussy的《海》等,同是描繪海洋,但一聽之下,明顯聽得到武滿徹內斂深沉的東方色彩,John Williams是大開大闔的美式豪邁,而Debussy則營造出光影交錯氣氛的法式印象……
  除了由無形之音樂塑造浩瀚的汪洋,還有眼前台上各部樂手的演奏姿態,令觀眾產生對大海的聯想。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拉弓起伏,有如一波一波的浪尖湧動,銅管樂發出的大音流,恍似疾風掠過波濤之上,而銅器閃爍的亮光,是烈日之下海面上的粼粼反光,還有中提琴營造淺層水流飄移,以及低音大提琴的沉吟,是深海之暗湍……
  香港管弦樂團以精湛的音樂,描寫浪花、波濤、漩渦、巨鯨、大白鯊、印象中的海洋……再一次證明現場音樂會,生動感人的音樂,是其他重播音樂或網上串流播放所無法取代的。
文:劉國業 圖:香港管弦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