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 – 揭秘北方游牧文化|藝術有價

更新時間:15:22 2022-07-28
發佈時間:15:22 2022-07-28

  天蒼蒼地茫茫,游牧民族戰士在草原上的英姿,對我們這些在地小人多的城市長大的現代人來說,也許只能在電影中看到。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目前展出的《獵人.戰士.神靈:中國北方游牧藝術》展,糅合了文物、攝影、當代藝術、動畫和數碼科技,把觀眾帶進古代游牧民族的時空,非常精采。
文:蘇媛  圖: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 蘇媛

  「展覽的概念我醞釀了多年,經過多次改動,加入了新的元素,好像攝影作品是居港多年的瑞士攝影師包士哲(Marc Progin)的作品,我不久前才知道他曾經在蒙古等地徒步旅行,我覺得把他的作品加入展覽,能讓觀眾看到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更能感受他們的文化歷史。」策展人之一鄂倫春基金會創辦人趙式慶,是展覽的主要推手,曾經在蒙古一帶體驗生活,部分展品由他借出,另外還有重要收藏家「夢蝶軒」主人的藏品,包括大量不同年代的武器、馬飾、衣服配件等等。「夢蝶軒」早前捐出大量古代金器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次再度借出藏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話套在「夢蝶軒」身上,也許最適合不過!
  此外,展覽還包括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講座教授邵志飛教授參與的新媒體創作,以及當代藝術家達西.那姆達科夫(Dashi Namdakov)的雕塑作品。趙式慶表示,融入當代藝術元素,更能彰顯中國北方游牧文化的深遠影響。

瑞士攝影師包士哲的作品之一。
瑞士攝影師包士哲的作品之一。

 

逾二百五十件展品
  趙式慶解釋,「游牧民族」一詞往往給人很概括的印象,誤以為他們屬於單一的民族,其實歷史上游牧民族來自不同地區種族,各有獨特的文化。「中國北方地區」泛指北方古代胡人曾經活躍的疆域,包括有「中國北方森林最後的獵人」之稱的鄂倫春族、匈奴、鮮卑、柔然等。據說中國的游牧和游獵民族一直存在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這次展覽超過兩百五十多件藝術品,分為六個部分——「鄂倫春族」、「獵人與動物」、「早期獵人——匈奴與鮮卑」、「戰士」、「帝國」及「神靈世界」。從他們於公元前千多年鮮為人知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十至十三世紀的「黃金時代」,結合考古學、藝術史及人類學等多元角度,在歐亞大陸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活現展品的歷史文化脈絡,完整地呈現了中國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世界。

游牧民族的服飾展示。
游牧民族的服飾展示。

 

動物圖案無處不在
  游牧和遊獵民族生活在蒼茫大地,與動物為伍,動物更是他們狩獵和戰場上不可缺乏的夥伴,因此動物在游牧民族的藝術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也是當時生活的寫照。鄂倫春族崇拜鹿,策展人特別安排香港城市大學互動媒體電算應用中心(ACIM)的當代藝術作品《鹿石動畫》,在此節迴環舞影,成功營造北方森林寧靜而可怕的氣氛。
  在「獵人與動物」部分,可以看到動物圖案在游牧藝術裏幾乎無處不在,馬、羊、牛、馴鹿和駱駝等馴養動物,以及鹿、虎、豹、狼、熊和猛禽等野生動物的圖案,常是飾品的設計來源,反映游牧人身為牧民和獵人的雙重角色。中國北方地區流行動物盤圈和矩形飾板的設計,將動物擬合成圓形或方形,除了單一動物作為飾品主角外,後期亦發展到兩個或以上的動物組合,例如獅虎、雙羊、對狼等藝術圖案。隨着游牧社會戰爭愈發頻仍,戰士的角色更為重要,這變化也見於動物藝術中互搏和咬噬的場景(例如虎噬鹿)。動物紋飾則經常出現於北部的青銅匕首和刀,是游牧人顯赫地位的象徵。

動物圖案在游牧藝術裏幾乎無處不在。
動物圖案在游牧藝術裏幾乎無處不在。
夢蝶軒主人的藏品之一。
夢蝶軒主人的藏品之一。

 

   展覽中有兩組衣服用品,也令人印象深刻。第一組是鄂倫春族的用品,包括衣服、鹿皮小袋、裹腿布、樺皮箱及樺皮馬鞍袋等,呈現鄂倫春族的生活日常,且不是遠古文物,而是近代物品,令人驚訝的是,游牧民族與我們的距離其實並沒有想像般遙遠。另一組是在「戰士」部分的蒙古風格胸背闊板大札,除了衣服,最難得是一套完整的弓、箭與箭袋。另外兩件薩滿服飾雖然不在現場,但通過新媒體方式呈現,觀眾仍可從多角度立體細看,如以iDome 投影技術重塑的公元五世紀雲岡石窟大佛遺迹,便讓觀眾恍如置身其中。
  縱馬飛奔,天蒼地茫,游牧民族曾經建立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也被時間的長河淹沒,唯有千年的傳奇,依然傳唱。

《獵人.戰士.神靈:中國北方游牧藝術》展
日期:即日(7月28日)至10月23日(日)
時間:10:00am至7:00pm(逢星期一休息)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
網頁:http://www.hkculturefestival.com/tc/activitiy?id=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