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被遺忘的西班牙畫家|夢遊世界

更新時間:12:00 2022-09-08
發佈時間:12:00 2022-09-08

當我們談論十八世紀西班牙藝術,總會想到畫家哥雅(Francisco Goya,1746年至1828年)對於殘酷世事的指戳。而與哥雅生於同年的另一位西班牙畫家帕瑞特(Luis Paret,1746年至1799年)卻時常被人遺忘。收藏眾多帕瑞特作品的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早前便為這位洛可可風格藝術家舉辦個人回顧展,展出的數十件畫作橫跨創作者的一生,雖與今人相隔兩百年時空,作品仍色澤鮮亮、情景生動,栩栩如在目前。

在巴洛克藝術之後,洛可可藝術於十八世紀開始在法國盛行,繼而蔓延至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洛可可風格強調華麗與繁複,畫作設色艷麗,追求典雅與精巧,與文藝復興時期素樸理性的風格迥然不同。活躍在洛可可盛行時代的帕瑞特,不免受其影響,作畫以繁華鮮艷著稱。然而,與較多描摹彼時貴族和上流社會生活的洛可可畫家不同的是,帕瑞特雖然曾經受到西班牙王子器重而成為他贊助的畫家,卻並不會將所有筆墨都用來描摹宮廷內的精致生活。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貴族肖像畫和風景畫之外,亦有不少以俗世生活為主題的作品如《店鋪一景》和《自畫像》等。

帕瑞特被流放後重新被器重時繪畫的《自畫像》。
帕瑞特被流放後重新被器重時繪畫的《自畫像》。

 

《店鋪一景》創作於1772年,當時帕瑞特尚未受聘於西班牙王子,也未曾想到日後被流放遠地的悲慘運命,故而畫作風格歡愉甜美。如其名,畫中呈現彼時城中商鋪內一景,懷抱嬰孩的女子正專心注視身旁女主人挑選新到貨品,周遭店內眾人各有各忙,一副熱鬧歡欣的景象,今天觀畫的你我,仿佛聽得到畫中人細聲交談,以及小孩嬉鬧的聲響。另一幅《自畫像》則創作於1779年,當時畫家熬過了波多黎各數年的流放生活,返回西班牙重新被宮廷器重,卻不像當年那樣天真爛漫,眼神和舉止中多了內斂與沉實。雖說畫作色彩仍艷麗鮮亮,卻隱約透出歷經曲折的滄桑,其間的微妙變化,於畫家本人而言是苦,於創作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啟迪和激發呢?
文:李夢  圖:普拉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