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 –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 培育年輕創意力量 |藝術有價

更新時間:03:00 2023-01-20
發佈時間:03:00 2023-01-20

香港設計藝術發展百花齊放,有不少具潛力的年輕才俊,不過其他國家地區也有不少值得我們參考學習的地方。對本地年輕設計師來說,能夠到海外深造或獲得工作的機會,也許比現金獎勵更難得。
文:蘇媛  圖:香港設計中心

「有機會到外地工作一年,是我參加比賽的最大動力!」去年剛從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畢業的蔡悅心,是「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2022年得獎者之一。這個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的獎項於2005年成立,旨在培育本地設計人才,獎項重點是會贊助得獎者前往海外工作或進修,蔡悅心對多媒體設計、特別是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X)方面十分感興趣:「學校的課程比較側重美感方面,有不少平面設計相關的內容,不過我希望了解更多如何結合實體和虛擬現實、二維到三維、以及最新的使用者經驗設計,一些外國公司和機構在這方面發展比香港快。我暑假期間去了荷蘭,參觀了一些結合實體、程式和沉浸式藝術展覽,真的很精采,我的目標也是利用獎項的贊助去荷蘭實地工作及學習。」

蔡悅心的得獎作品之一,是探索未來世界如何利用科技結合工作和生活,「我們都追求生活和工作平衡,但不一定做得到。過去三年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習慣,於是我開始思考,在未來,人類如何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創造一個融合工作、家庭和娛樂的城市,在這裏建立社群和夥伴關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節奏。」

夢想成真
另一位得獎設計師張匯希,以「夢想成真」形容參賽和得獎:「我2014年從香港設計學院高級文憑課程畢業,從第一年唸設計開始,老師每年都帶我去看這個頒獎禮,意義重大,沒想到自己一天不僅可以參與,更得了獎,真的很開心!」張匯希是香港agape design的創辦人,為香港首個樹脂藝術品牌,他曾參與不少大型機構的合作項目,包括香港賽馬會新會所及K11等,不過他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我畢業後工作了兩年,一直希望留學深造,可惜礙於經濟條件,考到英國大學也無法成行,當時又辭了職,足足有一年沒有工作,唯有找些舊木頭做了幾張椅子拿去周末市集賣,那時不禁問自己,究竟想做甚麼?慢慢便有了自己創立品牌的想法。」

「我從小喜歡繪畫,對顏色很敏感,後來因為工作關係,開始研究空間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逐漸發現樹脂的流動性十分適合我的創作理念。它本來是透明的,可以加入顏色,成品既像玻璃、鏡子,也像瓷器,對我來說它結合了日本『幽玄』美學哲學和中國的『留白』美學精神。」將樹脂運用於室內空間及藝術品上,變成張匯希的特色,他的作品融入環境中,例如餐廳的酒吧枱,一片鮮紅或彩藍,因為樹脂流動和不定性的特質,作品給人夢幻抽象的感覺,別具一格。

張匯希表示,獲「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的資助,最希望是前往他心儀已久、以大型裝置藝術品見稱的北歐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在德國的工作室工作:「我聯絡了對方,還未收到回覆,希望會有好消息,也算是還了多年來留學的心願!」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特別圓,但故步自封也不可能進步,「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提供的海外實習機會,讓香港年輕創意人才得以擴闊眼界,吸收他人長處,無疑相當吸引。正如蔡悅心說:「總有一天,我們不需要羨慕他國創意產業可享受的空間和資源,相反,我們會為自己香港設計師的身分感到自豪,不會貶低香港為『文化沙漠』。」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