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堯– 千變萬化的圓號之聲|自得其樂

更新時間:03:00 2023-05-26
發佈時間:03:00 2023-05-26

管弦樂器中的銅管樂,總是給人聲音嘹亮、雄壯強大的印象。它們在舞台上金光閃閃,吹奏時不單令人眼前一亮,耳朵也會注意到它們響亮的聲音,就像備受注目、開朗和愛熱鬧的魅力人物。

其實,正如我們認識的朋友一樣,有些人總在人前顯露充滿陽光氣息的正面印象,但其潛在的性格可能千變萬化。銅管樂中性格表現最多樣的角色,我想就是圓號了。

在電台的控制台拍攝管弦樂團演奏時,我們會戲稱圓號為「蝸牛」,不單是因為它外表渾圓,還有它裏面捲了不知多少銅管,像極蝸牛身上的坑紋。其實早期的圓號只有外邊的圓管,演奏者單純用號嘴控制音高。因此,看着音樂家演奏這些早期的「自然圓號」,會發覺他們縱然在演奏變化多端的音樂,卻看似一點動作也沒有。

當然,表面沒動作,並不代表演奏它是件輕易的事。靠着吹響號嘴,以不同氣度、嘴唇張弛的變化等,控制並吹奏不同音高,要求的技巧可謂非常高。由巴洛克時期開始,圓號便出現在熱鬧的樂曲之中,特別是有田園風格的作品,當要營造像是外出狩獵的感覺,圓號便大派用場。

圓號在管弦樂團開始成形之時,已經擔任中堅分子,為管弦樂填補中音音色,獨奏的場合也非常多,角色十分多變。雖然它並沒有出現在每一首海頓或莫扎特的交響曲之中,但作曲家漸漸意識到其重要性,用得比小號更加頻密。到了貝多芬的時期,它已成為樂團不可或缺的一員。

19世紀時,圓號加上了活塞。原來的自然圓號受着管樂的物理限制,並不能吹響半音階中的每一個音。加上活塞後,即時改變了圓號號管的長度,使它可以吹奏出更多的音。這時圓號也被稱為「半音圓號」,亦因為增加了號管迴路,那些「生長」了的管,就如「蝸牛紋」一般捲了起來。當時想出這樣改良樂器的人,確實有豐富的創意!

亮麗含蓄兼備

圓號的聲音既可以像狩獵號角般亮麗,也可以含蓄溫柔而變化多端,所以它在古典音樂中能擔當很多不同角色。在管弦樂團中,它可以被委以重任——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的終曲,從不安的弦樂與鼓聲中,它堂皇莊嚴地展現出恢宏的旋律;在拉威爾的《睡公主的帕凡舞曲》中,它則溫婉起伏地表現音樂的美態。在室樂中,它也佔一席位——傳統中的木管五重奏,包含了一席圓號;圓號三重奏除了有布拉姆斯的名作外,還有浪漫時代初期的雷哈(Anton Reicha)和史地米茲(Carl Stamitz)的室樂作品。

而實驗成功的樂器組合,誘發出更多好音樂。舒曼(Robert Schumann)於1849年極速地完成了為四支圓號而寫的音樂會小品,並形容那是「不平凡」之作,它有嘉年華般的熱鬧,也有文靜甜蜜的浪漫。於是,四支圓號成為一個特別組合,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與曾活躍於中國與日本的俄羅斯作曲家齊爾品(Alexander Tcherepnin),也為圓號四重奏創作。齊爾品的四重奏深刻地表現了這個組合動靜皆宜的特性,由民歌小調到莊嚴詩歌,都非常匹配。圓號四重奏中,四人既無長短之分,卻能為音樂帶來無窮變化,是個音色出奇地豐富的組合。

文:胡銘堯  圖:作者提供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