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7º
  • 85%
  •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假日好去處|西貢古道行尋幽探秘 認識小教堂歷史

古道行委員楊錦泉校長介紹黃毛應村玫瑰小堂歷史。

細看香港發展史,便會發現西貢沿海一帶,昔日都是漁民聚居的村落,然而在個別不太為人注意的角落,仍可看到一些見證着時代變遷的小教堂,這些日久失修的教堂,最近便因「古道行」計畫而被活化,繼續肩負起向公眾說故事的任務。

昔日西貢沿海地方有不少漁民聚居,便建有碼頭方便出入。
昔日西貢沿海地方有不少漁民聚居,便建有碼頭方便出入。

 

走訪黃毛應村
「古道行」計畫,原來是天主教香港教區轄下的一個工作小組,透過「西貢天主教教堂及鄉村文化古道建設計畫」,致力研究一眾西貢小教堂的歷史。

2021年年初,活動得到由環境保護署成立的鄉郊保育辦公室的「鄉郊保育資助計畫」資助,進行為期兩年的復修保育及研究活動,小組成員走遍西貢二十多條村落,最終選出區內其中十家小教堂並設計成為一條古道行路綫,期望讓更多朋友能夠認識當年傳教士在西貢留下的足迹,並為本地及外國遊客提供更全面及更具深度的文化之旅,藉以協助鄉村復興、鄉郊活化、生態保育及旅遊發展。

小教堂的屋頂,採用客家村落傳統的瓦片構建而成。
小教堂的屋頂,採用客家村落傳統的瓦片構建而成。

 

這趟我跟隨身兼古道行委員一職的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榮休校長楊錦泉及另外兩位古道行小組代表,來到這條教堂古道行的「起點」黃毛應村玫瑰小堂參觀。說黃毛應村玫瑰小堂是這條古道行路綫的起點,便有兩大原因,首先這裏是西貢一眾小教堂中最鄰近北潭涌閘口的地方,有車道直達;其次是有別於一般海邊的小教堂,它是建於山坡上,可見當年傳教士已在西貢有一定的影響力。

經過重修活化的黃毛應村玫瑰小堂,呈現出昔日的面貌。
經過重修活化的黃毛應村玫瑰小堂,呈現出昔日的面貌。

 

據悉黃毛應村是一條客家村落,村民以在梯田種植維生,二十世紀初已全數信奉天主教,並建有小教堂做彌撒。這座小教堂經歷過很多風雨,包括曾在抗日時扮演過重要角色,成為游擊隊定居與駐紮的地方。及後也曾借予童軍「東九龍第117旅」進行活動訓練,直至2019年才歸還予政府,現由古道行小組負責打理。

黃毛應村玫瑰小堂二樓外牆,設置了一尊聖母像。
黃毛應村玫瑰小堂二樓外牆,設置了一尊聖母像。

 

至於黃毛應村玫瑰小堂的設計,稱得上是極具特色,好像採光度高的圓形玻璃窗,正是仿照西方教堂的花窗玻璃來設計,外牆的石柱也帶點哥德式教堂的建築風格,至於瓦頂則是客家式的磚瓦片,盡顯中西合壁的色彩。

教堂上方的圓窗,是仿照西方的圓形花窗玻璃設計。
教堂上方的圓窗,是仿照西方的圓形花窗玻璃設計。

 

遊北潭涌上窰
另一家鄰近的小教堂,便是位於北潭涌的聖母七苦小堂,教堂在上窰文物館旁邊,最大特色是由一幢客家房子改裝而成,如今也不難發現改裝的痕迹。小教堂似乎是當地村民捐獻給當時的傳教士,在土地名冊上更以「羅馬堂」的譯音作登記,推測「羅馬堂」並不是其真正名字,只是村民對天主教教堂的稱呼。

北潭涌的聖母七苦小堂,是由客家房子改裝而成。
北潭涌的聖母七苦小堂,是由客家房子改裝而成。

 

住在上窰附近的,都是黃姓的客家人,早年北潭涌一帶便有六條鄉村,合稱六鄉,據悉每年7月的大王爺誕,當地村民均會隆重其事慶祝,唯獨是上窰村的村民都不出席,原因正是他們都篤信天主教,可見他們對教會有何等的尊重。

上述兩家小教堂都在「古道行」計畫中,在教區小組的努力下,從歷史、文化、宗教等角度,領大家重新認識箇中特色,有興趣者不妨多加留意。
網頁:thyway.catholic.org.hk
文:Kengi 圖:黃頌偉

聖母七苦小堂,內部保養得挺不錯。
聖母七苦小堂,內部保養得挺不錯。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https://bit.ly/39AQC3m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