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幾乎每個月都錄得鯨豚擱淺個案,當中絕大部分為在香港水域棲息的中華白海豚和江豚,只有少數屬於其他鯨豚品種。《星島日報》翻查數據,去年共有五十五宗鯨豚擱淺個案,較前年急增一成七,是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有紀錄以來,即近十三年新高。其中江豚擱淺佔七成六,達四十二條,亦屬歷年最多。漁護署指,從分布上未能顯示上升的鯨豚擱淺數字與香港水域內進行的工程有關,不過海豚保育學會建議,減少或改道大嶼南的高速船,有助保護鯨豚。

逾七成為江豚

漁護署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合作處理香港水域內的鯨豚擱淺個案,漁護署表示,去年錄得五十五條鯨豚擱淺,當中七條為中華白海豚、四十二條為江豚、其餘六條屬於其他品種。保育基金自○六年開始跟進本港鯨豚擱淺個案,去年錄得保育基金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漁護署指,鯨豚屍體普遍在發現時已甚為腐爛,大都未能確定死因。署方指,去年的個案中,有七成八,即四十三宗未能確定死因;七宗因創傷而死,可能與船隻撞擊有關,餘下個案包括溺斃、被異物纏擾、受病原感染等。 

擱淺個案大增,漁護署指出,主要是江豚擱淺增加至四十二條,佔整體七成六,《星島日報》翻查數據,屬歷年最多。至於是否與香港海域的工程有關,包括三跑工程,署方就指「當中超過一半,即二十三宗是在較少受工程影響的香港東面水域發現,從分布上未能顯示上升的數字與香港水域內進行的工程有關。」

與三項人類活動有關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設有「海洋生物擱淺行動組」,以盡快營救活體擱淺,若已死亡,會即場或在園內解剖屍體。保育基金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指,總結過去十年鯨豚擱淺個案,香港水域的鯨豚擱淺與三項人類活動有關,包括被漁網或漁具誤纏、直接被船隻撞擊,以及海洋環境變差,影響鯨豚健康,感染寄生蟲肺炎等。

保育基金科學主任盧芷欣表示,初步觀察,對比十年前,有更多擱淺鯨豚被船隻撞死,預料與香港海域工程增多,航道變窄,令鯨豚避開船隻機會減少,「沒有一個海域沒有船」。她亦認為,近五至六年公眾意識提高,通報擱淺個案亦增加。

隨着本港愈來愈多鯨豚擱淺個案,海洋公園內原有俗稱「劏房」的解剖室已不敷應用,去年九月「香港海洋生物救護及教育中心」正式開幕。盧芷欣指,當中有一部電腦斷層掃描系統,可三百六十度轉動掃描,檢查動物體內有否塑膠或異物,可承重包括鯨豚在內,最高可掃描二百五十公斤的動物。

海豚保育學會發言人麥希汶指,現時大嶼山南面沒有足夠的江豚保護區,難以保障江豚的食物和漁業活動的衝突,建議減少大嶼南近岸水域高速船航道的班次,或者改道,有助保護江豚和中華白海豚。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