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社署支援不足 家長照顧智障子女情緒壓力更大
09月06日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黎沛薇對該宗悲劇感到難過,指涉及類似案件不時發生,反映照顧者遇到沉重心理壓力,社會支援亦不足,作為父母可以狠下毒手,可能其內心感到心灰意冷及絕望。特別是今年疫情影響,學校停課、特殊中心與家居服務暫停,院舍又因疫情不准探訪。
成人輪候護理院逾十載
加上早前梨木樹有院舍爆發疫情,不少家長因為擔心子女有機會染疫,或不欲與子女長期分離,將留宿的子女接回家中照顧;社署亦因疫情減少有關支援,家長在長時間照顧子女下,其心境壓力更大,情況猶如困獸鬥,面對此情況處於兩難階段,徬徨無助。
黎續稱,一般情況下,智障學童於十八歲特殊學校畢業後,可延後至二十歲才離開學校,再輪候成人服務入住護理院,但輪候時間往往長達十多年,加重家人照顧的心理壓力。她認為長遠計當局從速制定照顧者政策,作出經濟及社區上支援;家長如因長期照顧智障子女,感精神壓力過大,情緒受困擾,便向人求助包括家長會或專業人士。
根據社署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目前輪候嚴重智障人士宿舍的人數有二千四百多人,而輪候中度智障人士宿舍的人數更高達二千五百多人;現時獲編配嚴重智障人士住宿服務的申請人,兩者最長輪候時間分別為十九及十六年,可見輪候宿位緊張。
《星島日報》記者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