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科企被美國針對又多新案例,曾經想過落戶香港的內地晶片公司中芯國際,傳出因為與大陸軍方有關係,可能被列入黑名單。消息一出,中芯在港買賣的股票即時急跌超過兩成,小股東即時成為美國辣招打壓下的輸家。

未成氣候已施壓

中芯國際被美國出招對付,有點出乎投資者預期,因為論級數,中芯遠不及美國的高通或近年的假想敵台積電。現時中芯的技術,業內估計與最先進的台積電比相差至少有兩代,大概有三、四年的時間。華為的第五代網絡技術擁有多項專利,服務性價比強,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針對,可以說是槍打出頭鳥。社交平台TikTok在美國搶了當地臉書等的風頭,踩了人家地盤,被封殺也有徵兆,以中芯未成氣候的實力,為何又會被看上呢?

市場人士相信,這是因為美國要在晶片上握住中國咽喉,故此要對中芯下殺手。如果看得遠一點,美國最先追殺華為,是說華為與伊朗有交易,違反制裁。制裁因為引渡孟晚舟膠着,於是就指用華為的第五代通訊設備有國安風險。華為的通訊設備又平又靚,不易圍堵,於是就指華為手機會盜取用家資料要設限,禁止台積電等供應晶片。

美國要以晶片打擊華為,大陸於是催谷中芯自產先進晶片,特快批准中芯在科創板上市集資,研發最新的代工技術。代工是投資龐大,耗時漫長的產業,過去中國企業一心認為既然外資有晶片出售,何必自己費勁研究,沒想到就成為產業的軟肋。現在大陸催谷中芯,是不惜燒錢維持產業鏈的供應。從過去的資料,根本找不到中芯與軍方有密切聯繫的證據,何況以該公司的技術,根本談不到甚麼國防上的敏感水平。

日本車企有先例

美國追殺華為,前後祭出過不同的理由。對付Tik Tok和中芯,提出的證據都相當薄弱。有商界人士認為,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本身又是政經霸主,向來遊戲規則都是由她來定,而且訂好規則後還兼任裁判,就算是盟國,都只能盡量適應。

美國上世紀逼日圓大幅升值,弄出泡沫經濟,固然成為教科書教材,較為新鮮的事例是在美國金融海嘯後,經濟陷入危機,工人擔心失業。當時,美國政府就指日本的汽車設計有安全問題,容易起火導致意外,接連的指責令到日本汽車銷量大跌,其後又因為油門問題需要大量回收。事後,不少分析認為日本汽車大舉進軍美國,甚至一度佔據超過一半市場,搶走美國汽車公司全球第一寶座,是觸發連串「安全門」事件的誘因。

美國逼使日圓升值,以及近年在汽車市場暗暗施壓,令兩個的利益關係變得敏感,這種矛盾不會消散。只因為美日的關係特殊,衝突沒有表面化而已。相反,中國企業要在新經濟與及利潤最可觀的產業與美國競爭,觸發摩擦只會愈來愈大。

個案料陸續有來

日本產業在上世紀冒起,在威脅美國後開始迎來頂頭風。中國有逾十三億的人口,發展的力量更加大,從日本的經驗,只要中國企業要接近美國的安全綫,無論怎樣都會引來打壓,這解釋了為何尚未真正產生威脅的中芯都惹來重招施壓,類似個案未來很可能陸續有來。在這種基本形勢產生變化後,一向作為中國跳板和窗口的香港,如果不做好最壞的準備,勢必無法承受一波又一波政治和經濟上的衝擊。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架勢堂」 作者:齊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