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審視放寬國際學校收生比例 教聯會憂衝擊本地學校
09月21日
教聯會指,既然本港因為疫情等原因而導致非本地家庭對國際學校的學額需求減少,那麼局方應該是積極不干預,以順應這個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是改變一貫政策,變成積極干預和支援本屬私立的國際學校。除了放寬錄取非本地生比例之外,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2020年5月教育局計劃向四間國際學校提供免息貸款,而四間國際學校的非本地生比例均未達到七成要求。另外,根據教育局文件,過去三個學年國際學校取錄本地生的人數比例有所上升,由2015/16學年的19.2%,上升至2019/20學年的25.9%。
教聯會指,反觀本地主流學校,受疫情影響,跨境學生及非華語學生未能來港上學。對於取錄以上學生的學校而言,頓時陷入收生困境,面對縮班危機。教聯會早前調查發現,逾9成受訪學校過去大半年有學生退學,近6成學校表示新學年收生人數下降,情況令人憂慮。教聯會期望教育局能夠特事特辦,維持學校上學年的開班數目,並在點算學生人數方面提供更大彈性,讓學校能夠專注做好教與學工作。同時,教育局須確保國際學校取錄本地生符合局方規定,以免影響本港教育生態。